9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射击场》! |
---|---|
8s |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
9s | 历史一页:冲击首杀大行动 |
13s | 专题节目:地面载具细化内构面面观 |
17s | 以及钢铁巨兽:荷兰老钢炮 |
29s | 新版本新增载具大点兵仍在进行之中! |
32s | 本期节目我们暂时不参与顶级喷气的交战 |
35s | 也不涉足地面载具之间的搏杀 |
37s | 让我们回归本心,体验一款颇具特色的活塞战机 |
40s | 有请造型独特的双身恶魔,来自荷兰的福克 G.IA 型! |
50s | 飞行员们看到这架重型战斗机的第一眼 |
52s | 绝对会对其罕见的双发双尾撑布局留下深刻印象 |
55s | 战机由 2 台 9 缸星型发动机驱动, |
59s | 总功率接近 1500 马力,相当于 13 架波-2 |
62s | 这样的动力水平放在 II 级房不说是超凡脱俗,起码也是乏善可陈 |
65s | 但飞翔的荷兰人真正所依靠的是机动和爬升率 |
69s | 作为重型战斗机还拥有空中出生的优势,下面的单发战斗机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
78s | 福克 G.IA 的亮点还是在于其讲究武德的火力配置! |
81s | 战机的机鼻部位容纳有 8 挺 7.92 机枪, |
86s | 总备弹量 4000 发,尽显小口径泼水魅力时刻! |
90s | 您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选择了小口径机枪? |
92s |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够用了 |
95s | 战机的全部火力都集中在机鼻一处, |
97s | 连射时的火力也集合成一条连线, |
100s | 所到之地就像是电锯一样将敌人四分五裂 |
103s | 这样一架机头装电锯的飞机实战表现又如何呢? |
105s | 拜其前射火力所赐, |
107s | 福克 G.IA 在迎头攻击与能量回战中都能所向披靡, |
111s | 即使是回转格斗也不落下风 |
114s | 当然了,鉴于这是一架双发重战, |
116s | 其回转率相较同级别其他单发轻型战斗机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
119s | 但这架荷兰传武宗师还有另一手接化发妙招! |
122s | 其机尾位置设有一挺机枪作为自卫火力,射界相当优秀 |
127s | 敌人自以为在格斗中稍占上风,其实优势很快就会被这股化劲轻易抵消! |
131s | 如果来骗来偷袭的敌人还不懂点到即止,就该轮到机鼻火力的闪电五连鞭将其斩落了! |
139s | 福克 G.IA 在陆战模式下也能施展武德: |
141s | 其航弹包含 50 至 400 千克规格不等的挂载 |
147s | 飞行员们可以尝试携带大量小地瓜出击给敌人一点小小的地毯式轰炸震撼, |
150s | 但想要用好可是相当不容易 |
152s | 弹仓开启到投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
155s | 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密集轰炸轻坦往往也无法造成毁伤 |
158s | 这也是我们放弃 50 kg 香瓜海、拥抱 400 kg 的主要原因: |
161s | 在战斗中往往能看到敌方目标在街道上聚集成团, |
164s | 此时往往只需要一颗 400 kg 炸弹往往就能斩获多个战果! |
168s | 福克 G.IA 吸引人之处不止因为它是游戏中最为独特的荷兰载具, |
173s | 还在于其本身的优秀素质! |
175s | 无论您是初入游戏的新手还是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老兵 |
178s | 都能在这款飞机上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
191s | 维尔纳·莫尔德斯早就凭借西班牙内战中的战功声名鹊起 |
196s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费尽心思想要被调到东线去对付波兰人 |
200s | 东边的每一位战友座驾上都新增了不少战果标识, |
204s | 名声、军衔晋升和勋章褒扬更是滚滚而来! |
207s | 沃尔纳此时身处西边的“静坐战”,只能和盟军大眼瞪小眼…… |
211s | 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英法相继向德国宣战, |
216s |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参加空战、扬名立万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
220s | 9 月 8 日,最新消息传来: |
222s | 英国佬的飓风正在越过英吉利海峡 |
224s | 德国最新锐的 Bf 109E 发动引擎,列队准备起飞 |
229s | 司令部在冰箱里已经预先存好了香槟 |
231s | 只等第一位斩获战果的幸运儿归来大肆庆祝 |
233s | 一场无形的竞争一触即发…… |
236s | 莫尔德斯率领四架战机组成的战斗群四处求战 |
240s | 俗话说,想什么来什么 |
244s | 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正在巡航的 6 架法军寇蒂斯 H-75 |
249s | 德军以迅雷不仅掩耳之势发动攻击 |
253s | 几架战机迅速俯冲开火,虽然近乎毫无协调配合 |
257s | 还是打了法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
259s | 事实证明,所有人都在盯着同一个目标穷追猛打 |
263s | 德国飞行员们似乎达成了一致共识 |
265s | 都将同一个目标当做待宰羔羊大快朵颐 |
268s | 遭受劈头盖脸一顿好打的罗伯特·克罗尚中尉不得不 |
272s | 驾驶着自己严重受损的座驾逃离战场 |
274s | 莫尔德斯当时都在想些什么? |
277s | 也许是在庆幸四处求战终于有所斩获? |
280s | 还是在思考战果的最终归属? |
282s | 毕竟当时所有人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开火 |
285s | 也许他正想着如何把战果收入囊中? |
287s | 或者是在思考该如何用照相枪捕获最完美的击杀证据 |
291s | 让西线空战战果第一人的名誉归于自己? |
295s | 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
296s | 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是,这位王牌飞行员很快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
300s | 他并没有跟随友机继续追击,也没有依靠速度优势甩开较慢的 H-75 |
304s | 而是转向试图与法国战机进行格斗 |
307s | 难道是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莫尔德斯, |
310s | 让他回想起了开 He 51 双翼机在西班牙上空砍瓜切菜的时光? |
313s | 还是单纯出于自大心理? |
315s | 我们也不得而知 |
316s | 不过这次冒险的后果倒是广为人知 |
319s | 不到一分钟后,一串子弹就打穿了战机的机翼 |
323s | 另一串则命中了机身部位 |
325s | 莫尔德斯现在要为他所犯下的失误以及错误的关注点付出代价了 |
328s | 这一连串点射来自另一位年轻的法国飞行员安托万·卡泽诺布中尉 |
332s | 当其他梅塞施密特僚机发现长机遭受围攻后,便一哄而散 |
335s | 莫尔德斯本人则设法调转机头向德国方向逃离战场 |
339s | 战机的引擎不断颤抖着,散热器在机尾后方留下一长条蒸汽尾迹 |
342s | 即使遭受重创,Bf 109 依旧占有速度优势, |
344s | 因此他成功甩脱了追击的法军飞机 |
347s | 在接地前莫尔德斯尝试放下起落架,但液压系统失灵而未能奏效 |
352s | 在迫降时,战机发生弹跳,散热器就此四分五裂 |
356s | 战机也落了个底朝天的下场 |
358s | 莫尔德斯奇迹般地得以生还,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都 |
361s | 不得不倒挂在座舱里动弹不得 |
365s | 当时他所能做的唯有祈祷机尾不会突然垮塌把他压在下面 |
368s | 以及油箱别突然起火 |
371s | 那么,法国人那边又是什么情况呢? |
372s | 罗伯特·克罗尚最终没能挽救战机,被迫跳伞 |
376s | 由此成为了二战中首位遭到击落的法军飞行员 |
379s | 与此同时,安托万·卡泽诺布少尉真正开了香槟,声名鹊起 |
384s | 毕竟他可是二战中首位创下德国战机击落记录的法国飞行员 |
389s | 甚至还是他个人的首个战果 |
392s | 这位年轻的中尉还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苦旅 |
394s | 一条遍布着悲剧与坎坷、无比艰辛的荆棘之路 |
396s | 他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当天击落的是德国空军当时的顶尖王牌 |
401s | 莫尔德斯最终还是从翻转的战机中被营救出来 |
404s | 然而,即使是他也未能领会命运在冥冥之中降下的启示…… |
425s | “寻猎者”版本更新为地面载具引入了一系列新机制与变动内容 |
429s | 经过全面细化的载具内构自然是其中的重头戏 |
433s | 让我们来为您详细介绍一番! |
439s | 开发团队在提升游戏真实性的方向上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
443s | 轮式载具现在具备车轮脱落效果了! |
446s | 与更偏向于画面表现的实体履带所不同的是,车轮脱落机制更偏向物理层面 |
451s | 其直接作用于载具的机动性能 |
453s | 可能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 |
457s | 比如说,所有动力轮受损会导致载具在原地动弹不得…… |
461s | 所有转向轮脱落则会让载具只能走直线横冲直撞…… |
464s | 而单侧所有轮胎脱落的载具只有坐地等待修复的份了 |
469s | 不过也有一些载具设计冗余足够充分, |
472s | 即使失去半数轮胎仍然能够正常战斗! |
474s | 我可是、团长啊,这点小伤无关紧要,只需野战修理就好了。 |
477s | 因此车长们不必赶往最近的修车店为轮毂选原装的还是副牌的发愁 |
483s | 在细化车轮相关机制的同时,开发团队还开启了 |
486s | 为地面载具细化内部构造的历程 |
490s | 该项变动主要针对车内空间较大的轻型载具 |
494s | 玩家们已经能够在高级主战坦克和防空系统上体验新增的五款内构了 |
499s | 让我们来做进一步了解好了 |
506s | 自动装弹机不再是依靠魔法驱动的弹药自动售卖机: |
510s | 现在它已经是具备完全功能的内构模块 |
512s | 占据相当大的车内空间 |
515s | 一旦装弹机受损,在修复前主炮或对应的发射架都将无法进行装填 |
520s | 不过在此之前已经装入炮膛的弹药则不受影响 |
525s | 新增的第二款构造则是火控系统,简称为 FCS |
529s | 在不同载具上,其功能范围可覆盖从测距仪 |
532s | 以及夜视仪等观瞄设备到火炮稳定器 |
536s | 再到激光告警接收装置一类的辅助设备 |
540s | 对于那些采用无人炮塔或遥控武器站的载具, |
543s | 火控系统还负责操控武器瞄准与射击 |
548s | 一旦火控模块受损,其关联的所有子系统 |
550s | 都将无法使用,直至完成修复 |
554s | 另一项与之机制相似的模块则是供电系统 |
557s | 供电系统失效将导致所有需要电力驱动的子系统 |
561s | 如火控系统、雷达或光电锁定系统都无法工作 |
565s | 还会在车内引发火灾, |
567s | 乘员们需要消耗灭火器将其扑灭避免造成更大威胁 |
570s | 和先前引入的新模块一样,您只需进入内构预览视角 |
573s | 将光标悬浮在模块上查看详情介绍即可查看关联设备 |
575s | 第四项模块则是电子设备 |
578s | 这一部分受损将导致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以及激光告警接收装置之类的传感器无法使用 |
584s | 最后则是作用最为简单直接的驾驶操纵装置 |
588s | 该部分受损后载具将无法进行机动 |
593s | 对新内构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与此同时让我们来回复前期节目下的问题: |
611s | 第一条问题来自玩家 diegowithego23: |
616s | “能为日本科技树的 F-16AJ 推荐一款挂载吗?” |
621s | 你好 Diego!在空战模式下只需带上 |
625s | 4 近 2 中的组合就好了 |
627s | 面对较大规模的地图还可以选挂 1 具乃至 3 具副油箱增加航程 |
631s | 陆战模式下的最优挂载主要包括 2000 磅航弹或小牛对地导弹 |
638s | ThexLoneWolf 问道: |
640s | “能出一期专题节目谈谈怎么设置键位吗?” |
644s | 孤狼你好!游戏内包含有许多不同载具与机制, |
649s | 因此想要面面俱到的话 |
652s | 未免过于耗时,执行起来也太复杂 |
655s | 此外,每名玩家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 |
658s | 不妨试试我们的键位绑定小帮手 |
660s | 将您所需的功能绑定至合适的位置好了 |
665s | 另一条问题来自 shadowkillergames: |
668s | “超级潘兴炮塔顶部那两条管子是做什么用的?” |
672s | 你好!这些机构是高低机的一部分 |
675s | 负责辅助超重炮管与炮盾附加装甲的俯仰 |
677s | 顺便一提,游戏中的伤害模型也还原了其功能 |
682s | elias alves souza 留言道: |
684s | “能出一期硬核狠车节目介绍一下丘吉尔 NA75 吗?” |
688s | 嗨,Elias!感谢您的建议! |
691s | 不过近期节目的重心应该还是以介绍新载具为主 |
694s | 当更新内容介绍完毕后,应该还是有机会推出丘吉尔专题节目的 |
698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MOD Effects: |
702s | “能为我们演示一下如何操纵垂直起降战机的喷口减速垂直降落吗?” |
706s | 你好啊!其实真的不算难 |
709s | 将喷口调整朝下,引擎增加至最大推力, |
712s | 然后一个急转弯,就像是借助喷射气流减速一样 |
716s | 一旦速度降下来之后,开启悬停模式 |
719s | 降低推力,将飞机降落到地面上 |
722s | 不过别忘了放下起落架! |
723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
727s |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
730s |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
733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736s | 别忘了进入内构预览视角,看看您心仪的载具都有怎样的一番内在 |
740s |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742s | 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