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1 year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5s | 经过一战的洗礼,坦克成为了欧洲战场上的常客 |
---|---|
9s | 但美国人则因为本土的独特地理条件 |
13s | 不是很能理解坦克的设计意图 |
16s | 因此,当二战爆发时 |
18s | 美国陆军意识到自己的尴尬情况: |
21s | 他们装备的坦克无法达成作战需求 |
28s | 美国的工程师们迅速设计出了传奇的谢尔曼坦克 |
32s | 但早在其面世之前很久,美国人其实准备了另一个方案 |
35s | 那就是开发一种专门化反坦克车辆 |
38s | 一种防护薄弱但火力强劲的坦克歼击车 |
41s | 一开始,美军希望在 1930 年代就将这种载具入役 |
48s | 但当时没有合适的载具平台,研发不得不搁置 |
52s | 设计团队想要一种机动性高 |
55s | 可靠,以及载重能力强到可携带大威力火炮 |
58s | 三者皆有的运载平台 |
61s | 更糟的是,陆军自己都没搞清楚哪些指标是重要的 |
65s | 包括需要大威力火炮这一点 |
71s | 到了 1941 年,已经没时间挑挑拣拣 |
75s | 美军不得不开始量产一种基于 M3 半履带车 |
80s | 的新式自行火炮 |
82s | 然而,军方很快发现这种新坦歼 |
86s | 面对更现代的坦克表现不甚理想 |
88s | 因为其使用的 75 毫米炮乃是 1897 年设计的 |
93s | 性能实在是说不上优秀 |
97s | 客观地说,这种半履带车在北非战场上 |
100s | 面对装甲单位表现尚可 |
102s | 但机动平台和火炮的失望表现 |
105s | 让美国人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 |
113s | 幸运的是,美国工程师们在短时间内 |
115s | 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
117s | 他们找到了理想的机动平台,最新的 M4A2 中型坦克 |
121s | 和一门合适的火炮,76 毫米的 T12 火炮 |
125s | 开发 M4 坦克的经验 |
129s | 让设计团队想出了倾斜车体装甲的防护配置 |
133s | 拼图的最后一块,在于陆军要求一种 |
136s | 可以 360 度旋转炮塔的自行火炮 |
138s | 而不是固定或有指向限制的炮门 |
142s | 设计团队不仅满足了各种要求 |
146s | 而且更进一步让设计十分出色: |
148s | 这辆新战斗载具的全重轻盈,机动性出色 |
153s | 完全达到设计指标 |
161s | 最终的产物就是 M10 坦克歼击车 |
165s | 拥有全新设计的车体和最先进的武备 |
168s | 对于 1942 年的美国陆军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
173s | 美军迅速开始大量生产 M10 |
176s | 成千上万的新型自行火炮被发往各个单位 |
180s | 包括苏联军队和法国抵抗军在内 |
185s | M10 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 IV 号坦克 |
187s | 一类装甲威胁,哪怕在交战距离很远 |
190s | 这样的优势令美军单位与装甲部队交战的压力大减 |
193s | 当然,新的坦克歼击车并非完美无瑕: |
197s | 比如说,其炮塔旋转速度十分地慢 |
200s | 这是其完全手摇设计导致的 |
204s | 其次,那门 76 毫米火炮在面对最先进的德国装甲 |
208s | 例如豹式坦克时已经稍显吃力 |
215s | 不止有美国人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
219s | 大西洋对面的英国陆军也装备了超过 1500 辆 M10 |
224s | 很自然地,英国人想要给这些战车更强的火力选项 |
227s | 他们的做法就是为其装上英国产 17 磅炮 |
231s | 效果十分理想:这种火炮足以对付豹式坦克的装甲! |
236s | 不过 M10 底盘的其它毛病还在 |
243s | 美方设计团队也不是吃干饭的 |
246s | 早在 1943 年他们就在测试一种替代 M10 的车辆 |
251s | 而且基于同一底盘 |
253s | 这次,军方选择了为其安装一门 90 毫米火炮 |
257s | 这种炮原本是作为重型防空炮而设计 |
260s | 与德国的 Pak. 43 火炮背景类似 |
263s | 换装炮的问题在于 |
265s | 这并不能解决炮塔本身的设计纰漏 |
268s | 譬如说炮手座位的不便之处 |
270s | 更糟的是,新火炮自己还会带来一堆新问题 |
275s | 最终,团队决定设计一种全新的炮塔 |
278s | 必须要带有动力转向和宽阔的乘员空间 |
281s | 不过刚好此时美国已经由于 M10 的逐渐落后 |
285s | 决定停产该载具 |
293s | 于是设计团队开始寻找别的出路 |
297s | 把他们的新炮塔放到一个更好的地盘上 |
301s | 不过最终 M36 仍然在 1944 年成功入役 |
305s | 此时的模样还是混搭版本:老 M10 底盘配新炮塔 |
311s | M36 与 M36B2 都是基于 M10 开发 |
317s | 不过要注意的是该型号还有一些 |
322s | 是使用 M4A3 谢尔曼的地盘 |
325s | 这些载具被编号为 M36B1 |
329s | 两种 M36 的表现都相当不错,而且不仅与豹式和虎式坦克对决过 |
334s | 二战结束后也在其它战场上活跃 |
338s | 比如说,M36 还曾在朝鲜半岛上与亚洲其它地方服役 |
342s | 甚至 1990 年代的南斯拉夫军中也能见到 |
349s | 但说到二战期间的美国坦克歼击车 |
353s | 绝不能漏下 M18 |
355s | 这是二战美国坦歼三王者的最后一块拼图 |
361s | M18 的开发与 M10 和 M36 完全没有关系 |
366s | 这是因为陆军想要另一种非常快的坦克猎手 |
370s | M18 是一种十分轻盈,机动性优秀的载具 |
374s | 它在一具全新车体上安装了一门 76 毫米火炮 |
379s | 这对美国反坦克部队来说是一大福音 |
382s | 多亏其快速部署的战术 |
384s | 和开火后疾速脱离的能力 |
391s | 在现实中,这三种坦克歼击车 |
394s | 都被作为坦克的平替使用 |
399s | 当然,谢尔曼坦克是毫无疑问的美军进攻的中流砥柱 |
402s | 但有着出色底盘与 360 度旋转炮塔设计的 |
406s | 坦克杀手们也能承担起相当的突击任务 |
410s | 狼獾,重拳手(杰克逊)与地狱猫: |
413s | 出类拔萃的美国兵器 |
416s | 您最喜欢哪一款呢?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