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1 year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 Shooting Range |
---|---|
8s | 本期节目我们将为您带来…… |
9s | 历史一页: 冷面飞行员 |
13s | 兵器工厂: “鹞”式第二代 |
17s | 以及钢铁巨兽: 城市战豹豹 |
29s | 豹 2 家族主战坦克加入 War Thunder 游戏后 |
32s | 其优异的表现迅速为其博得了 最佳装甲猎手的美名 |
36s | 豹 2 拥有坚实的装甲,优秀的机动性 火力更是无可挑剔! |
41s | 从豹 2A4 到 Strv 122 在内的 |
45s | 车族内成员都具备以上多数特质 |
50s | 最近又有一位新豹 2 成员加入了 游戏内的德国大猫家族 |
55s | 它就是豹 2/PSO,为城市作战环境特化的型号 |
61s | 其主炮为 1 门 120 毫米坦克炮 配备双向稳定 |
66s | 俯仰角为 -9 至 +20 度 |
71s | 辅助火力包括 1 挺同轴机枪 与 1 挺车顶机枪 |
75s | 引擎与传动装置设置在车尾 |
78s | 驾驶员战位位于车体前部 炮塔内容纳有另外 3 名乘员 |
82s | 车体侧面的复合装甲模块提供了额外的防护 |
87s | 此外还配备有 18 座烟雾弹发射器 |
91s | 德国顶级新成员并不是游戏中首个配备 城市作战套件的主战坦克 |
97s | 艾布拉姆斯加装的 TUSK 套件也遵循了 相似的战术策略 |
102s | 在介绍这类装备时,我们曾提到过 |
104s | 是否牺牲部分机动性换取额外的防护 |
107s | 全看玩家个人选择 |
110s | 而实践表明大部分玩家偏好提升生存性能 |
116s | 而在这辆主战坦克身上 玩家将不会面临那样的两难抉择 |
121s | 因为豹 2/PSO 的机动性并不逊色! |
124s | 新豹 2 配备了游戏中最为强劲的动力包 |
128s | 出力足足达到 1630 马力 |
132s | 在先进的传动装置的加持之下 坦克在前进时能达到 68 km/h 的高速 |
138s | 后退时也能达到 33 km/h |
142s | 这一机动表现足以满足任何作战需要了 |
147s | 新豹 2 的复合装甲模块 与艾布拉姆斯装备的爆炸式反应装甲效果类似 |
152s | 在面对顶级常见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 无法提供太多额外防护 |
157s | 不过在面对高爆榴弹或零星流弹时还是有奇效的 |
162s | 比如机炮发射的小口径弹丸或来自低级载具的打击 |
170s | 玩家们对这门主炮一定不陌生 |
172s | PSO 型没有配备豹 2A6 同款高倍径主炮 |
175s | 但即使是更长的身管也并不意味着 其与短身管火炮发射的炮弹就有云泥之别: |
181s | 车长们仍需要仔细瞄准敌方主战坦克的防护弱点 |
185s | 对于顶级环境而言,豹 2 主炮的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
188s | 这一论断对豹 2A5 与豹 2/PSO 都适用 |
192s | 此外,往好处想 |
195s | 短炮管意味着拐角更难被坏炮了 不是吗? |
201s | 顶级豹 2 的主要缺陷在于其 夜视设备成像品质不尽如人意 |
205s | 豹 2 确实该换个分辨率更高的热成像了 |
211s | PSO 型还有一项相当实用的功能 |
214s | 其车顶配备有 1 座大口径机枪 |
217s | 如果车长们遭遇一架直升机,或者防空车之类的轻装甲载具 |
222s | 乃至是碍事的障碍物 |
224s | 都可以轻松使其就范! |
240s | 当我们说一个人心如止水 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
243s | 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这么一个绝佳的例子: |
245s | 曾经有个飞行员名叫 斯坦利·温菲尔德·“瑞典佬”·维塔萨(Vejtasa) |
250s | 或者也可以叫他威塔萨(Veytasa) 取决于您所在地方的语言习惯 |
254s | 维塔萨(Vejtasa)是这一姓氏的美国式叫法 毕竟我们的主角出生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并在那里长大 |
260s | 而“Veytasa”则是瑞典写法 |
263s | 维塔萨祖上来自瑞典(他的昵称因此得名) |
267s | 无论如何,当斯坦利在 1937 年 被分配到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服役时 |
272s | 舰上其他同袍怎么也搞不懂 |
274s | 这样脾性的人是怎么当上海军飞行员的 |
277s | 他似乎永远不慌不忙 |
280s | 就好像世上没有东西能触动他的神经一样 |
283s | 就连飞行时也是一个样子 |
285s | 比如,他可以驾着自己的 SB2U 辩护者 (后来换装了 SBD-3 无畏) |
288s | 在狂风中稳稳降落在地动山摇的甲板上 而脸上却不带一丝波澜 |
292s | 就好像根本没察觉到危险一样 |
295s | 但很快,战争爆发了 |
297s | 在珊瑚海之战中,与斯坦利一起的水兵们 |
300s | 终于发现了玄机所在 |
303s | 当时美国俯冲轰炸机受命袭击日本的祥凤号航空母舰 |
307s | 所有飞行员全都绷紧了神经 |
309s | 径直飞向航空母舰 一路上独自面对整支舰队的防空火力 |
314s | 简直无异于自杀 |
316s | 所有飞行员都拼尽全力以最快速度完成攻击 |
318s | 不顾一切只求尽快从呼啸的高炮炮弹 与咆哮的零式战机之间脱身 |
322s | 其中有人命中了日本舰艇,有人错失目标 还有人不幸被击中起火,坠入大海 |
327s | 天空中满是引擎咆哮声与此起彼伏的高炮开火声 |
331s | 这时,维塔萨一路俯冲,快到海平面时才拉起 |
335s | 结结实实地将一枚炸弹送进了航母的木质甲板中 |
338s | 然后改平飞机,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
340s | 战后提交战果报告时,他写的内容基本就是: |
344s | “呃日本航母在那里,我冲它丢了颗炸弹 炸弹爆炸了,然后我就走了。” |
350s | 平心而论的确是相当准确的描述 真实性无可置疑 |
353s | 一开始所有人只当是他傻人有傻福 |
356s | 但就在第二天,斯坦利单次出击 就击落了 3 架零式战机 |
362s | 开的还是 SBD-3 无畏 |
364s | 当时他的任务是保护友军舰艇 免遭日本鱼雷轰炸机的袭击 |
369s | 日军轰炸机如约而至——但是身后跟着一长串护航战机 |
374s | 几架迟缓的无畏轰炸机想要飞离空域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
377s | 一场恶战自然就此上演 |
379s | 斯坦利的长机转瞬之间就被击落了 |
382s | 但斯坦利可不会坐以待毙 |
385s | 我们的冷面少尉在迎头攻击中击落了第一架零式 |
389s | 接着利用自己娴熟的减速板技巧让 另外两架零式在俯冲中冲到前面 |
394s |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397s | 但船上观测员回过神来后 |
399s | 立马确认了这一战果 |
401s | 日军空袭被挫败了 |
403s | 而斯坦利·维塔萨的报告一如既往: |
406s | “他们袭击了我,我把他们都击落了。” |
409s | 理论上说的确如此,不是吗? |
411s | 此战之后,维塔萨晋升上尉军衔 |
413s | 并被派去学习野猫舰载机的驾驶技巧 |
417s | 后来他被分配至企业号航母上的一个战斗机中队 |
421s | 然后再次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 |
423s | 这一次是在圣克鲁斯海战 |
426s | 时间是 1942 年 10 月 26 日 |
430s | 在第一次出击时,他就成功拦截 |
433s | 并击落了至少 7 架日本飞机: |
436s | 2 架九九舰爆以及 5 架九七舰攻 |
440s | 这些战果再次得到地面目视确认 |
442s | 照相枪也保留了击落时的影像证据 |
446s | 这一回他的报告具体内容我们无从得知 不过我们相当有把握推断 |
450s | 斯坦利再次用一句话就描述了经过 |
454s | 斯坦利的英勇事迹当然还能继续讲下去 不过我们还是长话短说吧: |
457s | 斯坦利此后继续作为飞行员参战 |
460s | 后来驾驶海盗参加了朝鲜战争 |
463s | 他最终执飞喷气式战斗机 还指挥星座号航空母舰 |
467s | 最终于 1970 年正式退役 |
470s | 斯坦利·维塔萨享年 98 岁 |
474s | 与人争先,意气用事或喋喋不休 从来都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
495s | 每次更新都有全新的精确制导炸弹运载机出现在游戏中 |
499s | 就在一年前,我们向游戏中加入了这一机型中的佼佼者 鹞 GR.7 型 |
504s | 而在最近,意大利科技树也迎来了其姊妹战机 AV-8B+ 型 |
510s | 今天的节目我们将为您介绍第二代垂直起降战机 军火库中都有些什么家伙 |
517s | 让我们先从对空挂载说起 |
519s | 鹞式的飞行性能自然无法与真正的战斗机比肩 |
523s | 不过在近距离格斗中依旧能露上一手 |
526s | 每架战机可挂载多达 4 枚 AIM-9M 空对空导弹 |
530s | 这是游戏中性能最优秀的空空弹之一 |
533s | 在无烟发动机的加持之下 敌人往往毫无察觉就遭到致命打击 |
538s | 辅以抗干扰性能优秀的引导头 |
540s | 基本上追尾敌人时能做到弹无虚发 |
544s | 当然了,25 毫米机炮自然不能被落下 |
547s | 加挂机炮并不会对飞行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
549s | 有时候还是可靠的机炮趁手 |
553s | 鹞还配备有大量干扰物应对敌方导弹攻击 |
557s | 英国的 GR.7 型可在挂载空空弹时一同携带干扰吊舱 |
562s | 挂载足足 700 发热焰弹和箔条的机会可是不容错过 |
566s | 干扰弹数量足够多,可以考虑开着它兼职电战机了! |
570s | 这一配置可作为执行对地支援任务的基础 |
576s | 驾驶第二代鹞式时不应该关注常规航弹与火箭弹 |
580s | 这一配置的出生点需求相当高 |
583s | 而对地效率完全取决于 |
585s | 敌方防空单位梦游程度 |
588s | 在顶级房进行超低空打击的炫技活 还是让那些超音速攻击机去耍吧 |
593s | 第二代鹞式战机有自己的独门技巧 |
597s | 它们是投放高精度制导弹药的行家里手 |
600s | 库存包括激光制导与电视制导弹药 |
602s | 有时候能将两种挂载一齐送上! |
605s | 让我们先从相对简单的配置开始…… |
611s | 意大利鹞的最佳配置是 10 枚 GBU-12 制导炸弹 |
616s | 顺便一提,这一挂载数量创下了 游戏中的新纪录! |
619s | 选择大当量挂载而错失拿下击杀的机会可不是明智之举 |
623s | 即便具备射后不理的空对地导弹再方便 |
628s | 也抵不过 10 枚激光制导炸弹的诱惑 |
631s | 特别是在电视制导弹药需要更多出生点的情况下! |
639s | 而英国鹞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
641s | 这当然还是相同的 GBU-12 制导炸弹 不过这一回只能挂载 6 枚 |
646s | 比意大利版能挂的少多了 不过相应的出生点要求也更低 |
650s | 这也是我们认为英国版本性价比更高的原因 |
654s | 英国鹞还能够挂载当量更大的航弹 |
658s | 对于那些敌人喜欢扎堆的地图来说 |
659s | 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
663s | 不过还是要注意: 即使在鹞式的挂载能力之内 |
667s | 携带的挂载越多,就越难爬升至安全高度 |
671s | 空对地导弹对于英国鹞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
675s | 当然,它们依旧具备较高的出生点要求 |
676s | 但在部分情况下,射后不理的方便特性压倒一切 |
684s | 您对第二代鹞式战机的看法如何呢? |
688s | 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分享吧! |
690s | 与此同时,让我们回答评论区观众留言…… |
706s | 第一条问题来自玩家 Gigiodream: |
710s | “空战模式下在己方机场降落后 |
714s | 能够更换挂载配置吗?” |
717s | Gigiodream 你好,只有空战模式下能做到这一点 |
721s | 务必确保战机在降落后已经修理完全 |
724s | 放弃载具,然后在出击界面选择新的挂载即可 |
728s | Bob Thingama 问道: |
730s | “Pvkv m/43 1963 型像窗户一样伸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
737s | Bob 你好!那是可安放在驾驶员舱盖前的挡风板 |
743s | 另一项问题来自 Ethan Cotton: |
745s | “飞机表面会出现光点是怎么回事?” |
749s | Ethan 你好,这是飞机上的夜间编队灯 |
752s | 无须飞行员手动开启,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会自动打开 |
757s | ghosty 问道: |
758s | “能为顶级空战加入预警机相关机制吗? |
761s | 预警机能够更好地提示敌方战机方位 这样一来不死鸟导弹会更加有效。” |
767s | ghosty 你好,目前我们不认为有必要引入相关机制 |
771s | 顶级战机自身已经具备相当优秀的 |
774s | 敌机探测与导弹制导能力了 |
777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玩家 SPECTRE PLAYS: |
781s | “为什么 F-16 与鹰只能携带 1 个副油箱而不是 2 个? |
787s | 是否会为雄猫系列添加副油箱挂载选项?” |
791s | 你好,完善副油箱机制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建模 |
795s | 因此目前我们主要关注机身中线副油箱 |
798s | 以便玩家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挂载能力 |
801s | 为所有配备副油箱的战机完善挂载类型当然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
806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了,您正在收看的 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 Shooting Range |
811s | 下期节目将在下周日同一时间 |
813s | 在北京时间次日凌晨播出 |
817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821s | 别忘了丰富自己的面部表情 |
823s | 给我们点个赞,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826s | 让我们下周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