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射击场》! |
---|---|
8s |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
9s | 历史一页:武装教练机大乱斗 |
13s | 战斗通行证特辑:冲击新赛季挑战 |
17s | 以及钢铁巨兽:烟中恶鬼梅卡瓦 |
29s | 我们的节目花费大量篇幅介绍艾布拉姆斯、豹豹和 T-80 系列 |
34s | 尽管比较少见,但顶级房的物种多样性显然不止于此: |
38s | 今天我们就来聚焦其中存在感比较低的一款装备 |
41s | 让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梅卡瓦 Mk 3/紫色雷霆 |
51s | 以色列坦克设计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坚持采用前置动力布局 |
55s | 而不是更加主流的后置动力设计 |
58s | 尽管梅卡瓦坐拥功率达 1200 马力的汽油动力引擎 |
63s | 但整车重量达到了 65 吨,因此最终机动并不尽如人意 |
68s | 往好的方面想,起码也不是最差的 |
70s | 多数时候还是堪堪能跟上友军的进攻步伐 |
74s | 当然抢占点位伏击敌人这种事还是留给机动更出色的队友吧 |
77s | 倒车极速不算太差:26 km/h 足够车长们及时退回掩体 |
83s | 或是战场形势不利时快速后撤了 |
86s | 倘若情况真的不妙,车长们还有海量烟雾弹可以掩护自己: |
90s | 足足有 58 枚! |
93s | 有考虑过兼职去当烟幕艺术家吗? |
99s | 不过梅卡瓦的装甲防护就没那么亮眼了 |
102s | 甚至不能称之为可靠,毕竟梅卡瓦的生存性能 |
105s | 多数都来源于其庞大的车体尺寸与前置引擎布局 |
109s | 有时能表现出惊人的生存性能接连抵消敌方炮弹后效, |
113s | 但在战场上生存显然无法依靠运气成分 |
115s | 毕竟被敌人一发入魂的几率并不是零 |
118s | 因此还是谨慎行事,不要太过张扬 |
121s | 此外必须指出前置发动机布局意味着 |
123s | 坦克在部分点位迎敌时必须露出整个车体,这无疑相当不利 |
131s | 主武器口径采用了与同级别多数主战坦克相近的配置 |
134s | 1 门 120 毫米坦克炮,俯仰角 -7 至 +20 度 |
140s | 主力弹种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
143s | 近距离极限穿深接近 600 毫米 |
147s | 足以洞穿大多数敌方单位的防护弱点, |
150s | 乃至直接把目标打个透心凉 |
153s | 车长们还可以选择带上近炸榴弹以应对意外情况 |
157s | 用于对付轻装甲地面载具 |
160s | 或远处悬停的直升机目标尤为有用 |
162s | 炮弹将激光测距仪的测距数据设置引信 |
165s | 因此无需直接命中也能毁伤目标 |
168s | 至于其他方面,梅卡瓦的配置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
171s | 基本囊括了顶级主战坦克所必须的一切 |
174s | 不妨上手体验一番,在实战中积攒经验,胜利就在前方招手! |
188s | 越南战争初期的经验向世界表明了一点: |
191s | 那就是精密复杂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机的使用成本 |
194s | 对于这样一场高频度“热战”而言实在是过于高昂了 |
197s | 部队所真正需要的是一款多用途战机 |
200s | 有没有超音速飞行能力不重要,但必须足够可靠 |
203s | 成本低廉,同时操作难度相对较低 |
205s | 当苏联和美国最终打造的“低成本”多用途攻击机 |
208s | 苏-25 与 A-10 被证明并不便宜后 |
212s | 其他国家决定去繁就简 |
216s | 最终掀起了被称作“轻型攻击机”的热潮 |
219s | 只需决定是从现有机型进行改装 |
222s | 还是从头设计新装备就可以了 |
225s | 瑞典人拿出了萨博 105 教练机,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
228s | 但就在不久之后,欧洲各大航空制造公司 |
231s | 又爆发出新的竞争 |
234s | 英国的霍克公司率先夸下海口 |
236s | 称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产品一统欧洲武装教练机市场 |
240s | 法国的达索公司自然不甘示弱马上回击: |
243s | 想都别想,我们会自己解决问题! |
245s | 你们在 SEPECAT 重型攻击机项目上没胡闹够不成? |
249s | 接着第三方势力德国加入 |
252s | 此时的德国迫切需要一款新装备替换意大利设计的菲亚特 G.91 |
257s | 突然间大洋彼岸的杨基佬传话来了: |
260s | “先生们,吵什么呢?这世上还有哪个国家比我们美国更懂造飞机?” |
265s | 这一阵骚动最终意外地使一群飞机制造企业 |
268s | 以最意想不到的形式联合起来: |
270s | 为了防止英国人夺得主动权, |
272s | 达索选择了与道尼尔公司联手, |
275s | 成功地将两项独立研发项目合而为一 |
278s | “阿尔法喷气”教练机原型机最终于 1973 年首飞 |
282s | 机身上同时涂绘着法国空军的圆形机徽 |
286s | 和联邦德国空军的铁十字标识! |
288s | 两年后,这款结构紧凑、挂载配置极其丰富的 |
291s | 双座教练机正式装备法德两国 |
296s | 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见到项目如此顺利 |
298s | 也急不可耐地开始生产自己的武装教练机 |
302s | 也就是霍克-西得利“鹰” |
304s | 霍克公司誓言要用这款设计堂堂正正地对抗法德两国 |
308s | 随之而来的“阿尔法喷气”与“鹰”两款教练机争夺市场的故事 |
311s | 就是另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了 |
314s | 与此同时,美国公司只能对着 |
317s | 批量走下生产线的欧洲“阿尔法喷气”垂涎三尺 |
319s | 在铁幕的另一头,东方的苏联飞行员们 |
322s | 则在忙着上手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 L-39 教练机 |
326s | 却不禁想着为什么苏联没有研发同类装备 |
330s | 与此同时,阿尔法喷气牢牢把持着 |
332s | 教练机与低成本攻击机的国际市场,稳坐头把交椅! |
350s | 战斗通行证“北境之王”赛季正在全面开展, |
353s | 是时候来为大家解析赛季任务列表 |
355s | 探讨完成挑战的最佳途径了 |
358s | 我们将从排名最前的 7 个挑战入手 |
361s | 当赛季进行到接近一半时再来梳理剩余的内容 |
368s | 首先是【赫金之战】挑战 |
372s | 玩家们需要摧毁或协助击杀 250 个敌方玩家单位 |
377s | 这个数字乍一看的确很多,但分散在 3 周时间内倒也不算太大负担 |
381s | 此外,挑战并不限制所使用的载具类别 |
384s | 只需要保证是 III 级及以上就好 |
389s | 第二项挑战要求驾驶 3 类载具各取得 7 个击杀: |
393s | 坦克、自行火炮与防空炮 |
396s | 第一类的范围相当宽泛,可以任意选取您的心仪载具 |
400s | 从最近刚刚加强了引擎功率的超级轻坦 |
403s | ——美系地狱猫 |
406s | 到重量级的虎王任君选择 |
408s | 选择后者无疑是为通行证最终奖励磨练技术的不二之选 |
413s | 自行火炮的可选项相对更少, |
415s | 但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 |
418s | 用大口径榴弹炮近距离融化敌人如何? |
420s | 如果您希望变换口味来点新花样,那么最近的活动奖励 |
424s | 也就是 PLZ83/130 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
427s | 倘若您不是“玻璃大炮”的拥趸,不妨试试正面装甲更加厚重的类型 |
432s | 防空车挑战的完成难度 |
435s | 则取决于载具等级与游戏模式两方面 |
437s | 在历史模式下,早期防空车并不具备提前量指示功能, |
442s | 因此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稳定命中敌方空中单位 |
446s | 最适合磨炼提前量手感的当然还是街机模式 |
448s | 毕竟这一模式提供了概略提前量指示圈 |
450s | 供车长们熟悉每款防空炮的弹道特性 |
453s | 至于“高炮放平”则是完全不同的玩法了 |
457s | 在无标记作战模式如历史与全真可谓是如鱼得水 |
465s | 玩家们可以同时为日期重叠的多个挑战同时积攒进度 |
469s | 比如第二项挑战就和第三项【维京决斗】的内容相契合 |
473s | 后者只需要每场战斗至少获得 1 个击杀,顺带就能做完 |
476s | 需要注意的是玩家必须保持战局活跃度 |
478s | 不低于 70% 才能让战果计入进度 |
484s | 还能同时完成第四项挑战, |
487s | 也就是【北境刃海】 |
489s | 如果您在为攻克第二项挑战时选取了重型坦克或突击炮的话, |
494s | 那么大概率揽获了不少“铜墙铁壁”成就 |
497s | 正好可以用来满足第四项挑战的任务条件 |
502s | 接下来的挑战则是【雷神之锤】 |
505s | 要求使用不同规格的航弹摧毁目标: |
509s | 分别为小于 130 kg、大于等于 130kg 小于 1000 kg,以及一吨及以上 |
515s | 出击之前最好还是仔细看看航弹的具体重量 |
518s | 毕竟有时候炸弹规格只是一个粗略概念 |
521s | 我们推荐您在进行第一项任务时选用载荷能力大的战机, |
525s | 最好配备有弹道计算机,确保能够正中红心 |
529s | 至于中等规格与重型航弹则无需过多担心 |
532s | 毕竟它们深受追捧,许多飞机都搭载有此类挂载 |
538s | 第 6 项挑战【奥丁扈从】需要分别在 |
543s | 空战、陆战与海战模式下获得 10000 分 |
546s | 注意联合作战模式下驾驶战机获得的分数也是计入当前模式进度的! |
553s | 今天要介绍的最后一项挑战则是【狂战之怒】 |
556s | 要求驾驶重型坦克不损失载具连续击杀 3 名敌方玩家,完成 10 次 |
561s | 这里的小技巧是单次出击时的进度不会在第一个三杀后就终止计算 |
565s | 意味着如果您的技巧足够高超,甚至可以在单场战斗内解决这项挑战…… |
568s | 在单次出击未损失载具的情况下达成 12 连杀即可! |
573s | 本期节目的通行证挑战解析就到这里了 |
576s | 与此同时让我们来回答评论区观众留言 |
594s | 今天的第一条留言来自玩家 Notsobad: |
597s | “该怎么在不发射主炮的情况下使用 M50 配备的 |
602s | 无坐力炮上方的机枪呢?” |
605s | 你好,Not so bad!想要单独发射无坐力炮的测距机枪 |
610s | 需要为发射副武器单独绑定按键 |
613s | 您可以前往按键设置 → 陆战载具 → 武器系统 进行绑定 |
617s | i4i1008 问道: |
620s | “T-64A 是用 3BM15 还是 3BM22 更好?” |
626s | 你好,i4i!3BM15 的垂直穿深更高, |
631s | 但 3BM22 应对倾斜装甲的表现显然更加出色 |
635s | 因此我们更推荐 3BM22 |
638s | 另一条留言来自 Metallic: |
641s | “到底该怎么样才能玩好蓝旗亚 3Ro?” |
645s | 你好,Metallic!像这样的卡车炮最好还是和友军协调作战 |
649s | 让队友尽可能为您吸引火力 |
651s | 保持在二线作战,优先打击敌方重甲单位以支援队友 |
655s | British thunder 留言道: |
656s | “虎王 (H) 和虎王 Sla.16?” |
662s | 莱利你好啊!礼包虎王换装了新款大功率柴油引擎, |
667s | 型号就是名字里的 Sla.16 |
670s | 这一版本的虎王还在炮塔两侧加挂有更多的备用履带 |
673s | 侧向防护稍有提升 |
676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Minipom: |
679s | “是否可以在自卫炮塔视角下仍然保持对飞机的操控 |
682s | 而不让机头向光标最后指向进行修正?” |
686s | 你好 Minipom!当然是可以的! |
688s | 查看 游戏选项 → 主要参数 → 空战设置, |
692s | 找到“机枪手视角与投弹视角时自动驾驶”选项将其关闭即可 |
697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
701s |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
704s |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
707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710s | 别忘了觉醒内心的维京血脉! |
713s |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715s | 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