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day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射击场》节目 |
---|---|
8s |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
9s | 历史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匈牙利装甲载具 |
15s | 战术简报:“战争之王”版本更新 |
19s | 以及钢铁巨兽:中国战斗轰炸机新秀 |
34s | 是时候为大家介绍另一款新载具了 |
36s | 今天节目的主角是另一只顶级房豹豹 |
39s | 等一下,不是这只 |
41s | 中国科技树也迎来了一位大猫,会飞的那种 |
45s | 我们当然可以就世界各国 |
47s | 给新装备命名的方式多么相似说几句俏皮话 |
49s | 但这次还是网开一面吧: |
51s | 至少不是又一架“雷电”!(指 A-10 雷电 II) |
53s | 掌声有请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歼轰-7A |
58s | 战机由两座涡扇引擎提供动力,配有加力燃烧室 |
62s | 机身中部与翼根部位设有自封油箱 |
67s | 机鼻处容纳有机载雷达 |
69s | “飞豹”的前射火力为 1 门双联装 23 毫米机炮 |
73s | 备弹 200 发 |
75s | 挂架可携带多种规格的常规航弹与无控火箭弹、 |
80s | 用于近距离格斗的红外空空弹、激光制导弹药与瞄准吊舱 |
85s | 总的来说,有经验的飞行员只需看一眼机体外形 |
88s | 便能大致预估战机的飞行性能 |
90s | 这架飞机却有所不同,与战斗机相仿的气动外形的确会让人产生误会 |
96s | 直到飞行员发觉座舱与机身的比例 |
98s | 比想象中的小才会意识到这架战机的实际尺寸有多大 |
101s | 庞大的机体意味着飞豹的空战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
105s | 更加灵活的轻型战斗机比如 F-16 能够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
109s | 歼轰-7A 唯一的反击方式是采用能量战术 |
113s | 对陷身缠斗中的敌方目标发动袭击 |
117s | 飞豹装备有 2 款全向空空弹可用于空战 |
121s | 霹雳-5C 与霹雳-8 尽管在抗干扰表现上可能有所欠缺 |
123s | 不过其他方面的性能表现依旧不俗 |
131s | 大多数玩家都明白游戏中以“豹”命名的装备,真正的舞台在多兵种联合战斗 |
136s | 飞豹自然也不例外 |
138s | 歼轰-7 可以挂载常规航弹与火箭弹在超低空发动突袭 |
143s | 其挂载能力更是为游戏内的中国战机中创下了新纪录 |
147s | 此外,自定义挂载系统允许玩家 |
151s | 根据战场情况自由搭配火箭弹与航弹挂载 |
156s | 如果您热衷于在高空用制导弹药发动精确打击 |
160s | 飞豹也有激光制导弹药可供选用 |
163s | 尽管最多 4 枚的挂载数看上去没什么,但威力才是最重要的 |
167s | 每枚制导炸弹为 500 或 1000 千克规格 |
171s | 自然也装有对应当量的劲爆“礼物” |
174s | 攻击装甲单位时即使落点错失几米 |
176s | 也能够有效造成毁伤 |
178s | 至于那些脆弱的防空车就算逃出数个身位也难免被摧毁的命运 |
184s | 如果运气爆棚,遇到了多辆敌方单位密集扎堆的情况 |
188s | 更是能一次性带走多个目标 |
190s | 只要瞄准中间位置进行制导即可 |
192s | 国产 1000 千克激光制导炸弹还有另一项优点: |
196s | 这款武器配备陀螺仪稳定制导设备并内置导航系统 |
201s | 飞行员只需向目标所在大致方位投弹 |
204s | 内置导航系统便会自动 |
207s | 根据激光目标指示器的照射方位进行制导 |
213s | 关于游戏中“豹”家族新成员就介绍这么多! |
216s | 尽管不是地上跑的而是天上飞的,但性能与作战效率却是同样优秀 |
235s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被禁止装备装甲载具 |
239s | 相关装备的生产或研发也一并在禁止之列 |
242s | 这样的禁令通常会被直接绕开,匈牙利自然也想方设法进行规避 |
246s | 军方高层自然明白装甲载具在未来的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250s | 因此工程师与设计师们并没有停下步伐 |
253s | 最终成果包括一系列超轻型坦克、39M 查巴装甲车、 |
258s | 以及后来以瑞典兰斯制造厂生产的 L-60 为范本的托尔迪轻型坦克 |
264s | 匈牙利装甲载具初次实战 |
266s | 是 1939 年 3 月在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地区 |
270s | 当时匈牙利部队并未遭遇多少抵抗 |
272s | 因此使用超轻型坦克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
275s | 1941 年 4 月,匈牙利在入侵南斯拉夫王国的行动中 |
279s | 首次使用了托尔迪轻型坦克 |
282s | 这些坦克在实战中立即暴露出性能不足的问题 |
285s | 截至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展时 |
288s | 匈牙利仍然仅有超轻型坦克、装甲车与轻型坦克等装备 |
293s | 德国拒绝出售四号坦克的生产许可 |
297s | 但批准匈牙利借用斯柯达公司 T-21 坦克的相关设计 |
302s | 匈牙利工程师们以 vz.35 轻型坦克为蓝本设计了图兰中型坦克 |
309s | 但在组织生产工作到最终服役耗费了大量时间 |
314s | 参加巴巴罗萨行动的匈牙利装甲载具 |
317s | 在快速机动与远距离行军时表现良好 |
320s | 但实际交战的表现就拉了胯: |
322s | 即使查巴和托尔迪装备的 20 毫米炮 |
326s | 也难以与苏制 T-26 与 BT 坦克抗衡 |
331s | 至于超轻型坦克更是百无一用 |
333s | 匈牙利部队击毁的坦克 |
335s | 大多为 37 毫米反坦克炮与 40 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战果 |
341s | 而这还是 1941 年时匈牙利部队没遭遇任何 T-34 或 KV 坦克的战况 |
348s | 国内无力补充前线损失的大量装甲载具 |
351s | 为此匈牙利装甲部队不得不在 11 月初就撤出前线 |
355s | 1942 年 4 月,匈牙利第 2 军被派往东线 |
359s | 这支远征军拥有一百来辆 38 (t) 轻型坦克 |
364s | 以及二十几辆四号坦克 F1 型 |
367s | 部队加入了蓝色方案作战行动 |
370s | 受命前去拔掉顿河西岸的一处苏联桥头堡 |
375s | 而这也是匈牙利军首次遭遇 T-34 与 KV-1 坦克 |
379s | 苏联阵地沿河道展开 |
383s | 匈牙利部队只能正面发动进攻 |
386s | 作战从 7 月到 9 月足足耗时 3 个月之久 |
389s | 匈牙利军试图摧毁苏军阵地,但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
393s | 匈牙利第 2 军随后在天王星行动期间被彻底击溃 |
398s | 他们的防线被苏军攻势突破,装甲部队完全 |
400s | 无法抵挡苏联坦克的进攻洪流 |
403s | 1944 年 4 月,匈牙利第 1 军重返前线 |
407s | 勉强堵上了防线缺口 |
410s | 被寄予厚望的图兰坦克终于来到了战场上 |
413s | 但匈牙利部队很快就发现这些坦克也难堪重任 |
416s | 即使换装了 75 毫米坦克炮,图兰 II 性能的落后程度依旧惨不忍睹 |
421s | 装甲车辆的损失必须通过补充德制装备加以弥补 |
425s | 其中包括一个虎式坦克装甲连 |
427s | 匈牙利自产的装甲车辆现身的频率越来越少 |
431s | 直至最后匈牙利也未能获准生产德国坦克 |
435s | 而本国设计在产量和性能上都跟不上时代 |
437s | 只有参照三号突击炮研发的兹里尼 II 型 |
441s | 表现尚算出色 |
444s | 相当适合与其他三号突击炮与追猎者配合行动 |
449s | 但一款装备的表现不足以撼动战局 |
452s | 匈牙利装甲载具在布达佩斯围城战与奥地利的战斗中迎来了自己的最后一战 |
456s | 早在 1941 年夏季,匈牙利坦克工业 |
459s | 就遇到了相应问题 |
462s | 当局对相关缺陷心知肚明,却限于 |
466s | 物料匮乏与技术交流受制而无法解决 |
469s | 匈牙利为最坏的情况做了最充足的准备 |
473s | 但当紧要关头真的降临时,挣扎却为时已晚 |
477s | 不过,匈牙利坦克与乘员的确也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
482s | 不过那就有待后续节目进行讲述了…… |
497s | 重大版本更新中的部分细节内容也同样重要 |
504s | 我们可不希望您错过它们 |
505s | 让我们一同仔细了解“战争之王”版本更新中的小小变动吧! |
512s | 我们先从新机制说起 |
514s | 开发团队为尾翼稳定脱壳弹药时装了弹托相关机制 |
518s | 当弹药出膛后 |
521s | 弹托便与弹体分离为数瓣 |
524s | 具体弹托瓣数取决于弹药构造 |
527s | 弹托在分离后拥有独立的飞行轨迹与损伤模型 |
530s | 小口径脱壳弹药的弹托较小 |
533s | 部分材质直接是塑料的 |
535s | 因此新机制仅对 40 毫米及以上的火炮生效 |
540s | 主战坦克弹药的弹托更加危险: |
543s | 分离后的弹托碎片能够对敞篷与轻装甲载具造成毁伤 |
546s | 有效距离多达数百米 |
549s | 部分玩家可能会对这项机制的另一项特点感到迷惑 |
554s | 部分弹托碎片往往会径直飞向地面,激起尘土 |
558s | 观感上与主炮炮弹的命中效果相似 |
562s | 只不过当然是出现在炮口指向方位以外的地方 |
565s | 其实现实中脱壳弹药出膛后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
570s | 我们希望这一新特效在游戏中的表现效果不至于过于突兀 |
577s | 飞行员们则得到了全新的穿甲炸弹挂载 |
580s | 先前游戏内仅有少量此类挂载 |
583s | 而“战争之王”版本更新中加入了十多种全新穿甲炸弹 |
586s | 超过 50 架战机的可选挂载得以进一步丰富 |
589s | 穿甲炸弹在游戏中的唯一用途是毁伤大型舰艇 |
593s | 这一类型航弹的设计构造与毁伤原理决定了 |
596s | 炸弹只会在穿透一定厚度的装甲后才能起爆 |
600s | 令炸弹能够穿过舰艇上层建筑 |
603s | 直接损毁内部舱室模块 |
605s | 对于轻装甲目标,建议还是采用 |
607s | 传统高爆炸弹 |
609s | 因为穿甲炸弹容易直接穿透目标,无法显著造成毁伤 |
617s | 新版本还对战机武装方案进行了更多变动 |
620s | 又有 5 架战机获得了自定义挂载系统 |
623s | 对于双野马可谓是如虎添翼 |
626s | 鬼怪系列战机新增 |
629s | 雷达引导机炮提前量计算功能 |
632s | 日本 F-104 现在可挂载 6 枚空对空导弹 |
636s | 法国顶级幻影 2000 战机干扰弹数量获得了修正 |
641s | 米格-29SMT 新增一具 2000 升容量的副油箱 |
644s | 与额外的干扰措施发射模块 |
648s | 部分战机现可计算格斗弹与雷达弹对 |
652s | 机动目标的不可逃逸距离 |
660s | 开发团队同时还对视觉效果进行了升级 |
662s | 其中包括对敌方坦克或舰艇造成损伤后 |
665s | 可以观察到燃油泄漏与起火的轨迹 |
668s | 地面载具的部分视觉特效也更加真实 |
671s | 此外舰载机弹射与着陆时钩住减速带的场景 |
674s | 也添加了新效果 |
676s | 以色列与芬兰地面载具新增乘员语音 |
680s | 成员组将用本国语言互相进行交流! |
689s | 我们将在后续节目中继续为您介绍更多更新内容 |
693s | 现在,是时候来回答观众在评论区的留言了 |
712s | 第一条问题来自玩家 American Hat: |
716s | “为什么苏-25 的垂尾分为两块独立舵面? |
720s | 看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只有其中一块在转向时指向正确方位 |
722s | 另一块舵面似乎方向反了。” |
725s | 你好,American Hat! |
726s | 转向相反方向的舵面被称为控制增稳系统 |
731s | 或简称偏航阻尼 |
733s | 这一机构能够减少飞机水平方向振荡 |
736s | 限于篇幅我们就不详细介绍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了 |
740s |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 |
745s | Zusukaze Shimachi 问道: |
747s | “游戏中没有地雷,为什么部分载具配备有防雷装甲?” |
751s | 你好,防雷装甲是载具防护组成的一部分,自然不容省略 |
756s | 没错,游戏中的确没有地雷,但防雷装甲能做的可不只有增加对地雷防护 |
761s | 还能够减少其他威胁如高爆弹 |
763s | 航空炸弹等对载具造成的毁伤 |
765s | 如果您觉得不需要,随时可以在改装件界面卸除防雷装甲 |
768s | 以减轻车体重量 |
770s | 另一条留言来自 GunMaster X11: |
773s | “我希望游戏中能加入其他米-8 的衍生型号,比如米-17。” |
778s | Gun Master 你好。不妨了解一下新加入游戏的米-8AMTSh |
784s | 这个新型号可以说是先前加入的米-8 直升机的威力加强版 |
789s | DragoonOly 留言道: |
791s | “我还挺喜欢新的天气特效的 |
793s | 如果能参加雷暴天气下的战斗就更酷了。” |
797s | Dragoon 你好!很高兴你能够喜欢新的天气特效 |
800s | 不过,雷暴天气是否真的适合进行战斗还有待商榷 |
804s | 开发团队一直致力于在现有天气特效与地图能见性之间取得平衡 |
808s | 在雷暴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参加战斗的体验可能不会很好 |
812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Pablo Turbo: |
816s | “我刚刚注意到,豹 2A6 装备的是滑膛炮 |
819s | 但是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却会自旋。” |
823s | Pablo 你好,我们最近对类似疑问做出了回应,其实并没有问题 |
828s | 没错,火炮内部的确没有膛线 |
829s | 但弹体的自旋效果是由弹翼外形导致的 |
833s | 现实中的尾翼稳定弹药也会发生轻微自旋 |
837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
841s |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
844s |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
847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850s | 别忘了,战斗中表现出色现在可以获得技巧加成了! |
853s |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855s | 让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