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by Youtube)


7s 法国的 2C 陆地战舰、美国的 T30 实验型重坦,
14s 以及现代化的 VIDAR 自行火炮系统……
16s 这些载具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说称兄道弟,起码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20s 但它们仍然有共同点:主炮都是 155 毫米口径
26s 而这可不是什么意外巧合
27s 19 世纪末,火炮技术与战术战法飞速发展
31s 牵引火炮的运用方式已经和当下几乎无异
34s 法国火炮设计师与军方都力图在
37s 射程、火力与后勤便利性方面取得完美平衡
40s 而 155 毫米口径就是系列研究所得出的最终成果
45s 军方也认可了这一发现的实用性,坦克在一战首秀后
49s 便急不可耐地要为 2C 重型坦克底盘也装上一门 155 炮
52s 这一试验算不上成功,
55s 而被选定进行改造的“香槟”号车又换回了原先的 75 炮
60s 至于美国 T30 实验型重坦搭载 155 毫米火炮的原因
66s 同样可以追溯到法国
68s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求购远程火炮时
73s 最终采购的就是法制 GPF 火炮
75s 这一口径的火炮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78s 以至于美国设计师们后期改进时直接放弃了正米字旗老英制单位
82s 转而拥抱伟大的公制单位体系
84s M1 长脚汤姆野战炮的射程达到了 23 千米
88s 弹道特性更是一流水准,
90s 由此成为了 T30 主炮的设计基础
93s 虽然 2C 与 T30 仅仅停留在原型车阶段,
97s 但 155 毫米火炮运载车的概念在战后一度风靡全球
101s 使用机动平台搭载 155 毫米榴弹炮的设想
105s 对于各国军方而言都相当诱人
107s 因此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设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111s 此外战后的技术发展
113s 也为这样的理念提供了多种可能
116s 比如 1950 年法国自己就打造了一款轻型自行底盘
121s 用于搭载大口径火炮
123s 虽然大洋彼岸的美国佬搞出来的首批原型设计也不算成功,
127s 但 60 年代初美国军工设计师们还是落实了 155 运载车的理念
132s 也就是 M109 自行火炮
134s 这款装备相当可靠,
135s 覆盖有装甲防护的全封闭战斗室也能保护乘员
137s 免受子弹与炮弹破片伤害
140s 美国先后制造了上千辆 M109,
143s 其外销足迹遍布韩国、德国、意大利等诸多国家与地区
147s 经典老番 M107 厚壳榴弹也因设计简便性能出众
151s 而广受认可
154s 现代化的自行火炮系统如韩国 K9“雷霆”
157s 或日本的 99 式更是突飞猛进
161s 这类装备的火控系统与时俱进
163s 同时还有更多类型的炮弹可供选择
166s 甚至包括激光与卫星制导的型号
169s 相较 19 世纪的标准,现代自行火炮无疑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
173s 唯有 155 毫米口径的金标准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