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5s | 牢美空降兵一直被视为精英兵种 |
---|---|
10s | 而空降天兵自然需要与之相称的武器装备, |
13s | 又怎么少得了空降坦克? |
16s | 然而美国空降坦克的开发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
19s | 二战的 M22 蝗虫表现平庸, |
22s | 华克猛犬又太大太重不适合空运 |
25s | M56 自行反坦克炮根本毫无防护可言,T92 没法两栖 |
31s | 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设计 |
33s | 没有一款能满足重量低于 10 吨严苛限重的同时 |
37s | 还拥有足以抵挡步枪弹的装甲防护, |
40s | 此外还得能浮渡、搭载大威力火炮 |
45s | 不过凯迪拉克公司拿出的方案满足了要求: |
47s | 轻质铝合金装甲的应用让 XM551 的设计师们 |
51s | 成功将车体重量控制在指标内, |
53s | 而 152 毫米两用发射器将提供充足的火力: |
58s | 这款主炮能够以较低后坐力 |
59s | 发射炮射导弹反制重甲单位, |
63s | 正是这一点促使军方继续推进研发项目 |
68s | 新设计以 19 世纪美军骑兵将领菲利普·谢里登命名 |
71s | 被正式定型为 M551“谢里登” |
75s | 尽管坦克略微超出了 10 吨的重量限制, |
77s | 但仍然抓住了军方的痛点 |
80s | 随着陆军逐步接受主战坦克理念, |
83s | 谢里登也相应地重新归类为“侦查作战车辆” |
86s | 然而在越南首次投入实战时, |
89s | 美军将 M551 作为常规坦克使用,完全不顾其空降的定位 |
96s | M551 在战斗中暴露出大量问题: |
100s | 火炮的身管寿命相当短,连续开火更是会直接裂开 |
104s | 车组最初甚至没有领到炮射导弹, |
107s | 不过老实说,在越南战场光靠高爆弹也够用了 |
111s | 除了问题缠身的火炮之外,其他缺陷也一样不少: |
114s | 装甲过于薄弱,动力装置可靠性堪忧 |
117s | 铝质装甲加上拥挤的乘员布局,踩上地雷直接全员升天…… |
121s | 类似的缺点还有一长串 |
123s | 而这自然导致装备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
127s | 虽然部分设计缺陷在越南战争结束时已经得到了解决, |
131s | 但 M551 仍然算不上尽善尽美 |
133s | 然而由于缺乏替代装备,以及后继设计进展缓慢, |
138s | M551 还是服役了三十多年 |
140s | 谢里登唯一一次真正用于空投行动 |
143s | 是在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 |
145s |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往往扮演机动火力支援平台的角色 |
152s | 为 M551 升级现代武器系统的计划 |
155s | 几乎从未得到落实 |
157s | 军方在 90 年代后期、冷战结束时 |
160s | 终于甩掉了这个瘟神 |
162s | 当时已有一款颇具潜力的轻量级 |
164s | 无人炮塔设计正在接受测试, |
168s | 而国防部的高官们对其寄予厚望 |
171s | 但 M1128 斯特瑞克自己也不是个省事的主 |
182s | 在战争雷霆游戏中共有 2 款谢里登可供体验, |
184s | 分别位于美国陆战科技树 IV 级与 VI 级 |
188s | 这两款坦克搭载不同的主炮: |
190s | 原型车配备 1 门 76 毫米常规火炮, |
193s | 而量产型号则是特殊的两用火炮/导弹发射器 |
197s | 机动性能方面,M551 还算灵活, |
200s | 但指定是赶不上现代主战坦克了 |
204s | 坦克正面装甲足以抵挡机枪火力 |
208s | 面对炮火直击乃至大口径榴弹就会被顷刻炼化 |
211s | 与其他轻坦相比,谢里登最突出的莫过于其庞大的外形: |
215s | 只比巴顿矮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
217s | 作为战场冥灯格外引人注目,简直是过目难忘 |
221s | 此外,载具在默认形态下并不能进行浮渡, |
224s | 需要额外加挂帆布围挡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 |
231s | 两款谢里登的玩法不说师出同门,至少也是天差地别: |
234s | 量产型搭载有 152 毫米巨炮, |
236s | 主要与冷战时期的装备交锋 |
239s | 在战斗中应优先针对敌方迟缓的重甲单位 |
242s | 如苏联 IS-4 等,另外还有步战车和防空炮一类目标下手 |
247s | 它所使用的炮射导弹与破甲弹可以轻松穿透厚重装甲, |
251s | 巨大高爆弹更是能让敌方轻型载具瞬间蒸发 |
255s | 由于游戏中的谢里登并未搭载激光测距仪, |
257s | 其在中远距离交战主要依赖于炮射导弹, |
261s | 近距离就全靠巨大破甲弹做一锤子买卖 |
264s | 后者的装填速度也要稍快一些 |
268s | 驾驶量产型谢里登参加战斗的关键是时刻谨慎 |
271s | 利用地形掩体藏好车身, |
273s | 切勿胡乱使用机枪避免招致空中单位的注意 |
276s | 此外也别想着和敌方主战坦克单挑,装填速度 |
280s | 根本不允许进行火力交换 |
284s | 搭载“华克猛犬”同款 76 炮的原型车 |
288s | 玩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
290s | 其与量产版本的共同之处只有车体部分 |
293s | M551/76 能够以相当出色的射速稳定输出 APDS |
297s | 弹道相比破甲弹要平直得多,就是后效比较感人 |
300s | 76 炮的装填速度要优于大多数对手 |
303s | 还搭载有同级别少见的火炮稳定装置 |
306s | 两款谢里登都适合主打绕侧玩法, |
308s | 但和 M41 混血的原型车也适合激进走位: |
313s | 在一线侧翼找好位置, |
315s | 用后效尚可的 APBC 炮弹干翻几个就撤 |
320s | M551/76 的主要缺陷在于相对射速有限的备弹 |
322s | 其车体内只存放有 23 发弹药, |
325s | 同时我们还建议至少带上几发高爆弹以备不时之需 |
331s | 尽管现实中的服役历程一波三折,游戏内的谢里登 |
334s | 仍然算得上独树一帜,拥有其独到的玩法策略 |
338s | 您在驾驶谢里登时又侧重哪一种策略呢? |
340s |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