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by Youtube)


5s 1940 年,战争阴云笼罩欧洲大陆
8s 英国突然陷入军用飞机短缺的危机
10s 急需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战机
14s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产能充实皇家空军的战斗力
18s 当局决定起用一批小型生产厂家
21s 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制造成熟型号的战机
26s 空军部授权的企业中就有英国电气公司:
30s 这家公司此前并没有生产过现代战机
32s 但至少他们在航空制造方面并不是完全的新手
39s 几年后,军方意识到喷气式战机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43s 空军部为此发布招标,要求打造英国首款喷气式轰炸机
48s 相关方案涉及到一系列尖端技术
52s 当局对新机型的技术参数尚无定论
54s 新款轰炸机实际上需要
56s 替代鼎鼎大名的德哈维兰蚊式快速轰炸机
60s 英国电气正是在这时崭露头角的:
62s 战争期间他们建造了大量汉普顿与哈利法克斯轰炸机
67s 积累的经验足以拿出自己的原创设计
70s 公司新任首席设计师,才华横溢的 W. E. W. 皮特
73s 仅用一年时间就拟定了几款草案
80s 1945 年底,供应部与英国电气公司达成合同
84s 建造首批 4 架原型机
87s 首架原型机刚走下生产线
90s 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各项新技术的测试工作
92s 当研发团队忙于试装不同型号的引擎
95s 以及打造新的机体结构时
96s 飞行员们则负责驾驶改装型流星战机测试尖端高空设备
104s 研发工作仅历时 4 年便宣告完成
106s 新款轰炸机获得了堪培拉 B Mk.1 的正式定型
110s 这一型号首次试飞
113s 就以出色的飞行性能彻底征服了军方
116s 不过该款战机最终未能进行量产:
118s 军方最初计划为其配备精密的雷达投弹设备
123s 但相关子系统的研发历程并不顺利
125s 意味着只能回归传统方式
128s 增设一名投弹手以解决这一问题
130s 对座舱与引擎进行升级改动后
133s 新型号也就是堪培拉 B Mk 2 型
137s 终于获准进入量产
145s 朝鲜战争爆发后
147s 英国当局决定再次扩大飞机产量
150s 这一次的形势就完全不一样
152s 英国电气公司只能靠承接国家订单
155s 生产其他公司产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158s 这一回轮到其他公司生产堪培拉了
161s W. E. W. 皮特当然不会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165s 他的研发团队立即投入对轰炸机的改进工作中
168s 力图拓展其执行其他任务的作战能力
174s 最终成果衍生出一系列专职侦察机
178s 甚至还有执行核打击任务的高度特化型号
182s 堪培拉自然也衍生出
184s 专门型号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187s 比如游戏中出现的堪培拉 B Mk 6 型
191s 就搭载有容纳 4 门 20 毫米西斯帕诺机炮的吊舱
201s 这一优秀设计也吸引了国际用户的兴趣
205s 实际上,早在堪培拉首架原型机试飞之前
208s 英国电气公司就与潜在客户展开接触
212s 商讨出售生产许可证的可能性
215s 印度购买了超过 100 架各种型号的堪培拉,
219s 而美国则自行生产了 400 多架堪培拉,定型为 B-57
225s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早期型号的 B-57
228s 与英国原版似乎别无二致
230s B-57B 则与基础设计大相径庭
234s 采用了战斗机风格的串列座舱
239s 还换装了新款航电设备与机载武器
245s 各型号堪培拉战机的服役历程也相当丰富
247s 曾参与全球各地多场武装冲突
251s 堪培拉曾在 1956 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印巴战争
257s 马岛战争与越战期间奋战在一线
260s 堪培拉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263s 但平心而论,它的传奇故事仍在航空爱好者之间流传
267s 顺便一问,您对堪培拉轰炸机的看法如何呢?
269s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





Recent War Thunder Posts

about 11 hours ago - magazin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