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欢迎收看《射击场》!
7s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9s 历史一页: 旧款主战坦克焕发第二春
13s 军械研究: 顶级雷达弹大比拼
18s 以及钢铁巨兽: 全能战隼
31s 第四代战斗机出现后很快后来居上
35s 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作为空优战机的强大能力
40s 不过最初在对地攻击方面的表现可能并不如空战亮眼
44s 工程师们花费一定时间对战机进行升级改造后才使其具备真正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50s 今天的“钢铁巨兽”环节所要介绍的正是其中一种
53s 有请全能战隼——F-16C Block 50!
58s 战机由一具涵道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具备加力燃烧室
63s 燃油存放在机身部位以及翼梁之间的空间内,
67s 还可加挂副油箱携带更多燃料
69s 战机机鼻部位容纳有性能强劲的雷达系统,
72s 左侧前缘翼根处设有 1 门 20 毫米六管加特林机炮
77s 战机的 8 个挂点可携带
79s 红外与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
82s 常规航弹与火箭弹,
84s 乃至激光与电视制导的精确空对地弹药
88s LITENING II 吊舱负责进行目标指示
92s F-16C 的引擎推力较之前增加了 2.5 吨力之多,
97s 但同时机体自重也有所上升
100s 这一改变使得机体性能在部分领域得到了改善,而另外方面则有所下降
104s 飞行性能整体而言
105s 与前代型号相接近
112s 新款 F-16 的雷达同样更加敏锐:
115s 其探测敌方目标与引导己方导弹的有效工作距离更远
120s 飞行员们可在战斗初期使用游戏中性能最佳的中距弹之一 AIM-7 迎敌
125s 当敌人接近后,就是 AIM-9M 表演的时刻了
129s 当然,后者的综合机动能力并不如 R-73
134s 但 AIM-9M 目前确实是性能最优秀的格斗弹之一
138s 这款导弹使用的低尾迹发动机让发射特征更加隐蔽,
141s 而新型引导头在特殊算法的加持之下
145s 具备了对热焰弹的一定抗干扰能力
152s 在先进导弹配置之外,F-16C 还拥有头盔瞄准具、
157s 多达 120 发干扰弹、
160s 先进的雷达告警系统、
162s 以及机炮弹道落点计算机等设备
164s 总之,飞行员们在空战中所需的一切辅助设备应有尽有!
170s 这架美制战机在陆空联合战斗中的表现也同样优秀:
174s F-16C 可携带多达 6 枚激光制导炸弹
176s 或 2 枚航弹外加 6 发 AGM-65D“小牛”红外制导对地导弹
182s 在优秀的飞行性能与热成像制导吊舱的加持之下,
186s 使用 F-16C 进行对地支援任务可以说是轻松愉快!
196s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载具外观!
199s 我们的美工设计师为这架战机特别打造了涂装
202s 只有无可挑剔的外表才能配得上这架完美的战机!
220s 将旧型号载具回收进行升级改造
223s 往往需要耗费巨资,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国家有时候也难以负担
229s 然而技术发展的潮流可是不断向前,
232s 每一步发展都设立了新的技术标准
234s 这一问题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体现在
237s 对第一代与第二代主战坦克进行的改造工作上
241s 将坦克拆解回炉的代价太高了,尤其是在冷战期间
245s 每辆可以利用的战力都至关重要
248s 因此全球各国仍在对一些老旧的主战坦克进行现代化改造
254s 本期节目我们将追随
257s 老旧主战坦克火力升级背后的技术思路
261s 采用 105 毫米线膛炮作为主武器被认为是
266s 第一代与第二代主战坦克之间在火力方面的主要分野
271s 比如,换用 L7/M68 坦克炮
275s 让百夫长、M48、M60 系列坦克直到今天仍有一战之力
281s 苏联坦克则选择换装 100 毫米 D-10 坦克炮的后续型号
287s 或者 115 毫米滑膛炮
290s 另一项升级改造主要体现在
292s 为所有主战坦克加装双向稳定器
296s 这一方面只有法国人选择了特立独行
300s 他们制造的 AMX 30 在原型车阶段与
303s 超级 AMX 30 外贸型均配备有稳定器
306s 但以上两者都未曾进入量产
309s 工程师们还为旧款主炮开发新炮弹,发掘火力方面的潜力
313s 新弹主要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构型
317s 最先进的 105 毫米弹药在穿深方面甚至要优于
321s 早期 120 毫米与 125 毫米弹药
326s 苏联方面选择的路径较为不同:
328s 为后期型号 T-55 与 T-62 配备了炮射导弹
334s 旧型号坦克进行火力升级最激进的方案
337s 包括直接为其换装新款坦克的主炮
341s 比如,德国人曾试图为豹 1 坦克换装 120 毫米坦克炮
346s 在技术上的确可行,甚至表现也尚可
349s 但这一计划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351s 土耳其设计的 M60 AMBT 采取了相似的方案:
355s 但最终并没能在国际军售市场上崭露头角
357s 现在,工程师们对坦克火控系统方面也加强了关注
362s 即使是最早期的主战坦克也应当加装激光测距仪与弹道计算机
367s 而战场观察能力则是另一项升级要点
369s 旧型号坦克大多换装了视场更广阔的新型观瞄设备
374s 而独立车长观瞄与周视舱盖也全面铺开装备
378s 再之后,全景视野系统也得到了重视
381s 其中部分型号拥有相当优秀的缩放倍率
384s 目标指示系统及其设计用途也迎来了变革
388s 升级项目还包括为车长配备超越控制系统
392s 以便在炮手失去战斗力后快速接管操作
394s 比如南非就为号角 Mk 2 加装了超越控制系统
399s 对于百夫长来说可谓重大升级
402s 夜视设备更是成为了车长、炮手与驾驶员的必备设备
406s 当然,为所有旧坦克都配备热成像观瞄还是困难了些
411s 比如苏联 T-55 与 T-62
414s 以及日本的 74 式在这一方面就有所欠缺
418s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升级旧型号主战坦克
422s 所需要提升的方面远不止火力
426s 保证现有武器系统跟上时代与
430s 换装新设备同样重要
432s 如果车长甚至都没法正常索敌
436s 或者炮手瞄准时间过于漫长,换装大口径新型主炮又有什么用呢?
439s 至于对坦克装甲与机动性方面的改进
444s 这个话题还是留给之后的节目吧
461s 应评论区观众留言要求,本期“军械研究”环节
465s 将对空战顶级出现的半主动制导雷达中距弹进行横向比拼
468s 测试对象包括美国的 AIM-7“麻雀”F/M 型
474s 苏联的 R-27R 与 ER 型
477s 以及法国制造的马特拉超级 530F 与 D 型
482s 为了保证测试公平起见,我们选用的载机平台
486s 将在 1000 米高度以 1000 km/h 的速度发射导弹
491s 本次测试也将排除战机雷达性能的影响
497s 判断导弹作战能力的金标准是有效射程
502s 我们将用与导弹载机处于同一高度速度的
505s 直飞目标进行测试
508s 第一轮攻击采用迎头发射
510s 而第二轮则采用追尾发射
513s 法国的超级 530F 表现最为糟糕
518s 其迎头攻击射程不超过 20 千米
522s R-27R 与 530D 的表现要好一点:
526s 两款导弹能命中 22 千米外的目标
530s 两款麻雀的表现则更优秀一些,28 千米
533s 性能最为出色的是 R-27ER
537s 其前半球有效射程达到了 34 千米!
542s 现在让我们换成追尾攻击
544s 这一次最差成绩仅有 5 千米
547s 由法国超级 530F 与苏联 R-27R 达成
551s 而超级 530D 则多了 1 千米
554s 美制麻雀导弹成功命中
557s 7 千米开外的目标
560s R-27ER 再次拿下追尾最佳的成绩
564s 其后半球有效射程达到了 10 千米
573s 是时候提高挑战难度了
575s 这一次标靶会进行部分机动,导弹相应地会损失部分动能
580s 我们希望测试
581s 终末过载处于 15G 以内时
585s 导弹的有效射程表现如何
587s 当然,导弹还是能够命中目标的
589s 部分情况下参赛选手的迎头攻击射程
593s 暴跌 25-50% 之多
596s 表现最差的还是法国的马特拉超级 530F
601s 接着是 R-27R、法国超级 530D、麻雀、R-27ER
611s 那么,如果我们将测试高度
613s 从 1 千米提升至 10 千米,结果又该如何呢?
617s 好吧,好吧,对于节目而言我们已经拖得够久了
621s 我们直接报结果就好:
623s 在 10000 米高度以 1500 km/h 条件下发射时
628s 麻雀对无机动目标的有效射程是 76 千米
633s 而苏联 R-27ER 则是 73 千米
637s 显然更长的制导时间让美国导弹更具优势
642s 而针对机动目标的表现则是 R-27 更为优秀
645s 其在保持 15G 机动时的有效射程仍然达到了 53 千米
651s 而 AIM-7 麻雀则只有 33 千米
657s 下期军械对抗环节您想看到什么内容?敬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661s 与此同时,让我们来回答观众们在评论区的留言
680s 第一条留言来自玩家 Otavio Henrique:
684s “我刚刚上手 P-47D-22,战绩不是很理想,能给点建议吗?”
690s Otavio 你好,当您驾驶 P-47 加入战斗后
694s 尽量先进行爬升,以此进行能量机动,避免陷入狗斗
699s 雷电的主要优势在于远距离交战
703s 因此在开火式千万不要吝啬
706s Cookie Lord 问道:
708s “斐迪南与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12s 你好,Cookie Lord。这两款载具之间没有实际区别
716s 现实中这两个名称可以用来指代同一款载具
721s 游戏中的象式在战斗室车顶设置有一个指挥塔
725s 车体前部加装有机枪口
729s 另一条问题来自 Le1nad:
731s “如果激活了最佳小队合同然后开始单排,
735s 但系统在战斗中没能自动分配绿名队友怎么办?”
738s 你好,这种情况将不会计入最佳小队合同进度
742s 当然也不算合同条件失败
746s The23rdRadioTower 留言道:
748s “我刚刚研发出 M18,但是玩的很菜。能给点建议吗?”
753s 你好啊 Tower!
754s 您可以回去看看第 300 期射击场,那场节目中我们讨论了轻型坦克策略
759s 节目中提到的建议对 M18 一样适用
763s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Deadsnake war:
767s “节目组会做一期节目专门介绍 G6 犀牛的研发背景吗?”
773s 你好 Deadsnake
774s 感谢您的建议!敬请期待后续节目吧!
779s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783s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786s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789s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793s 别忘了为万圣节好好装点您的 L3
796s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799s 让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Recent War Thunder Posts

about 17 hours ago - War Thunder Comm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