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射击场》! |
---|---|
7s |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
9s | 历史一页:别样的北海混战 |
12s | 军械工厂:鹰狮挂载搭配优选 |
15s | 以及钢铁巨兽:模范攻击机 |
26s | 苏-25 攻击机想必无需多作介绍 |
30s | 中高级房的每一场战斗都能看到各类衍生型号的身影 |
34s | 不久之前,苏霍伊攻击机家族又迎来了新一名成员 |
38s | 这一现代化型号性能优越,无愧“超级乌鸦”之名 |
41s | 让我们有请苏-25SM3 登场! |
49s | 与专职反坦克的苏-25T 系列有所不同的是, |
51s | 新一代“超级乌鸦”主要采用单座型进行改装 |
54s | 因此座舱后部没有鼓包,外观更接近基础型苏-25 |
57s | 不过对于一架攻击机而言外观肯定不是最重要的 |
60s | 飞行性能才是重中之重! |
62s | 而本期节目将聚焦这一点为您展开介绍 |
65s | 苏-25SM3 型的推重比是苏霍伊攻击机中最优秀的: |
70s | 引擎开启加力时的推力达到了近 8000 千克力 |
75s | 尽管机动性能相较其他型号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异…… |
78s | 但我们还是得提醒您这终究只是一架亚音速攻击机,不是战斗机 |
82s | 而在这一分类下,苏-25 的速度表现要绝对领先于其他对手 |
91s | 苏-25SM3 的空战表现也不会落后 |
95s | 作为一架现代化战机,自然不会 |
97s | 用老旧的 R-60 空空导弹占据外部挂架 |
101s | 取而代之的是性能一流的 R-73,挂载数量限制为 2 枚 |
106s | 尽管机尾未配备苏-25TM 同款红外干扰设备 |
109s | SM3 型在防御手段方面同样完备 |
112s | 包括升级款雷达告警接收器与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
115s | 这套航电设备能够在侦测到威胁时自动抛洒干扰弹诱使对方错失目标 |
119s | 机载干扰系统共有 284 发备弹,其中不乏大口径干扰弹 |
125s | 不过即使最强大攻击机在空战中也难免束手束脚 |
129s | 陆战模式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才是苏-25 系列真正施展身手的时刻! |
137s | 首先需要介绍的自然是火控系统中全新的热成像通道 |
142s | 这一功能大大提升了索敌时的便利性 |
144s | 体验过先前型号的飞行员们一定会对大部分挂载选项感到无比熟悉: |
149s | 不同规格的火箭弹与常规航弹,看似没什么特别之处…… |
152s | 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
155s | 苏-25SM3 是游戏中首架也是唯一一架配备 |
159s | Kh-38 激光 / 电视成像空对地导弹的攻击机 |
163s | Kh-38ML 所需出生点数更少,还可以中途变换目标 |
169s | 缺点则是载机需要时刻保持对目标的照射 |
173s | Kh-38MT 要求更多出生点,但具备“射后不理”能力 |
178s | 这款导弹的性能相当优越,能够在 |
181s | 多数防空系统的有效攻击包线之外完成打击! |
184s | 完成压制敌方防空单位的任务后,您就可以拉近距离 |
189s | 肆意打击剩余地面目标了,即使是第三人称视角下也不例外 |
191s | 尽管“超级乌鸦”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才加入游戏 |
194s | 其显然无愧于苏霍伊的传统,担得起模范攻击机的名号! |
208s | 德国海军在 1939 年可谓占尽优势 |
212s | 在北海,驱逐舰飘扬着血红战旗以近乎阅舰式的整齐队形游弋 |
216s | 在泰晤士河口,更是无比张扬地公然布雷, |
218s | 德国海军横行公海肆意追逐任何目标,就连渔船也不放过 |
221s | 唯独缺失来自空中的直接支援力量 |
224s | 但无论海军方面对航空战力的要求有多迫切 |
227s | 都会被空军元帅无情回绝: |
229s | 德国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应该归属空军管辖! |
231s | 空军方面一度计划将舰载水上侦察机也纳入自己的掌控 |
235s | 这样一来海军想要执行侦查任务都得看空军的脸色 |
240s | 只能干等着自己的出动申请 |
242s | 经过层层官僚机构把关,眼睁睁看着战机流逝 |
245s | 就算出动申请得到批准 |
248s | 德国海军和空军方面也不存在 |
250s | 任何统制机构或无线电频段用于协调海空行动 |
253s | 没有任何协调手段! |
255s | 海空军之间的脱节迟早会引发重大问题: |
258s | 1940 年 2 月 2 日,6 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 |
262s | 在执行了对多格尔沙洲的炮击任务后返航 |
265s | 船上一名瞭望员发现了一架双引擎飞机 |
268s | 一片昏暗中,飞机飞掠德军舰艇编队上方,像是在侦测他们的动向 |
272s | 德军舰艇降低了速度以减小航迹特征 |
275s | 此时那架飞机也在昏暗的天色下转了个弯 |
277s | 再次飞掠编队上空抵近观察 |
279s | 就在这时理查德·布里岑号与埃里希·克尔纳号两艘舰艇的水兵 |
283s | 冲向炮位,开始向飞机开火 |
286s | 对方的的自卫炮塔也开火还击, |
288s | 射击的火光照亮了天空 |
290s | 机翼下方的黑十字标识清晰可见 |
292s | “敌机”原来是一架亨克尔 111! |
293s | 驱逐舰编队试图停火,但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
296s | 轰炸机已经进入攻击航线 |
298s | 第一枚炸弹投下……没有命中! |
301s | 第二枚……还是失之交臂! |
303s | 但第三枚炸弹不偏不倚命中了崭新的 |
306s | 莱贝雷希特·马斯号驱逐舰,正中舰桥与烟囱之间 |
309s | 其他舰艇上的水兵在震惊之余 |
311s | 试图向友舰靠拢、对战友们施以援手时 |
314s | 莱贝雷希特·马斯号驱逐舰戏剧性地发生了爆炸 |
318s | 舰体撕裂成两半,迅速沉没 |
320s | 幸存的驱逐舰陷入一片混乱: |
323s | 一些舰艇开始向轰炸机开火,同时进行防空规避机动 |
327s | 余下舰艇则试图前去救援落水的乘员 |
329s | 就在这时,另一声爆炸响起! |
332s | 第二艘驱逐舰、马克斯·朔尔茨号 |
335s | 被炸得四分五裂,残骸飞出去几百米之远 |
338s | 意外触雷?有英国人发射鱼雷?还是又被炸弹命中了? |
341s | 水兵们被恐慌所笼罩 |
344s | 特奥多尔·里德尔号报告水听器发现 |
347s | 水下有潜艇和鱼雷的动向, |
349s | 此时舰上的防空炮手们还在四处开火 |
351s | 试图击落看不见的轰炸机 |
353s | 后来情况终于有了眉目, |
356s | 舰艇编队的损失相当惨重: |
358s | 海军付出了 2 艘驱逐舰和 500 名官兵的代价 |
362s | 空军方面指责海军没有提前向空军报备航线 |
366s | 海军统帅部则试图抗辩,称这一惨痛的事故 |
368s | 正证明了建立海军航空兵力量的必要性 |
371s | 但海军得到的回应一如既往: |
374s | 也许水上漂的不全由海军管,但所有能飞的都得归空军 |
392s | 既然节目已经涉足了 F-16、米格-29 与幻影系列的军械库 |
397s | 现在是时候来看看另一款第四代轻型战斗机的配置了 |
400s | 瑞典萨博公司的 JAS 39 鹰狮共有 3 个型号在游戏内登场 |
407s | 我们先从空战方面入手,先说说副油箱配置 |
410s | 鹰狮最大可挂载 3 个副油箱, |
411s | 但历史模式下只携带机腹中央的就足够了 |
415s | 空对空武器包括 2 款导弹可供选用: |
418s | 红外制导的 AIM-9 格斗弹 |
421s | 以及雷达制导的天空闪光中距弹 (发源自美制 AIM-7E2) |
424s | 后者在顶级房已经算不上新锐,因此 |
427s | 飞行性能要逊于其他对手的装备 |
430s | AIM-9M 响尾蛇则和其他顶级战机处于同一水平 |
434s | 此外,6 个翼下挂架中的 4 个还可以携带专用干扰吊舱 |
439s | 能够大大增加战机携带的干扰弹数量 |
441s | 让飞行员们在战斗中更有回旋余地 |
443s | 倘若飞行员舍弃中距弹或只携带 |
446s | 有限数量用于第一波接敌倒也顺理成章 |
453s | 参加陆空联合战斗时能用的花样就更多了 |
456s | 我们建议您保留最外侧挂点的空空导弹 |
459s | 毕竟在应对敌方空中单位时还是相当有用的 |
461s | 但机身中线油箱的选择就没那么简单了 |
464s | 一方面来说,机身内油已经足够支撑 |
467s | 战机在陆空联合模式下打满全场 |
469s | 另一方面有一项小技巧正围绕副油箱展开: |
473s | 机身仅携带最低限度的内油 |
475s | 接敌时立即抛弃副油箱,即可大幅减轻机身重量 |
479s | 这一技巧在与敌方进入格斗时格外有用 |
480s |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对地挂载方面如何? |
483s | 确保出击时挂载有瞄准吊舱 |
485s | 即使不用来引导制导武器也相当有用 |
488s | 内置的热成像观瞄设备能够极大地减小索敌难度 |
491s | 常规航弹在高等级已经用处不大了,所以干脆跳过这一类挂载 |
495s | 激光制导炸弹则是不二利器 |
498s | 战机的挂载能力有限,因此优先搭载大规格制导炸弹 |
502s | 我们建议您使用外部挂架挂载 GBU-16 |
506s | 内侧挂架留给 GBU-24 |
508s | 可能有人指出 GBU-24 的当量要小于 GBU-10 |
513s | 但 GBU-24 拥有惯性制导系统,精度更高 |
518s | 此外,高达半吨的 TNT 当量无论如何都能 |
522s | 一次性炸毁多个目标,无需顾虑当量上的细微差异 |
524s | 替代方案则是出生点要求更高的小牛空对地导弹 |
528s | 匈牙利型号在这方面有更多选择,而我们推荐 AGM-65G 型 |
533s | G 型配备有红外导引头与高爆战斗部 |
539s | 还有其他战机或直升机想让我们分析挂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544s | 与此同时让我们来回答部分观众提问…… |
559s | 第一条问题来自玩家 jäkel: |
562s | “在驾驶美洲虎 GR.1 时如果开启加力燃烧室追求空战性能 |
565s | 该携带多少燃油才最合适?” |
569s | 你好 Tom!开启加力的情况下建议您至少携带 30 分钟的燃油 |
573s | 应该足以应对大部分作战情形 |
575s | 不妨携带 30 分钟的油先试几次,观察战斗结束时的剩余油量 |
578s | 再根据您的个人风格对油量加以调整 |
582s | with0ut 问道: |
584s | “战机的雷达告警界面提示 F-18 的是哪一款战机啊?” |
588s | 你好,目前检测到美国 F-20 和意大利 AV-8B+ 的雷达照射时 |
595s | 会提示这一信息,因为它们装备有 F-18 同款雷达 |
598s | 另一条留言来自 Ryan Christen: |
601s | “能出一期‘历史一页’节目专门介绍 TOG II 吗?” |
605s | 你好!我们已经有相关内容了,请查看去年 11 月 26 日的那一期 |
612s | Radu Stefan 留言道: |
613s | “该如何高效使用 Kh-29TE 导弹?” |
618s | 你好!对于这类武器而言,飞行员所能起到的干预作用很小 |
621s | 更多取决于目标的反应能力 |
623s | 导弹本身用法不难 |
624s | 使用瞄准吊舱锁定目标或者在第三人称下进行锁定 |
628s | 然后发射出去就可以了 |
630s | 一旦导弹发射就没有什么人力介入的余地了 |
633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SPECTRE PLAYS G4M3Z: |
637s | “对 F-16C 和 F-15 是推荐携带 2 个副油箱还是 1 个好?” |
643s | 你好!其实只携带一个副油箱对于历史模式的战斗也够用了 |
647s | 实战环境下永远是弹药先耗尽, |
650s | 无论如何您总是要返回基地重新补充弹药的 |
652s | 2 个甚至 3 个那得是全真无间断模式下才用得上的配置 |
657s | 那种情况下就需要飞行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交战地点 |
660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
664s |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
667s |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
670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673s | 别学德国人搞军种矛盾,多和友军交流动向 |
675s |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677s | 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