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5s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兵轰炸机单位是美军打击力量的绝对主心骨 |
---|---|
9s | 为最终击败轴心国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
13s | 立下了无可争议的赫赫战功 |
15s | 实力雄厚的美国航空工业在战争期间生产的各类轰炸机达到了上万架 |
19s | 从单发舰载俯冲轰炸机到 B-17 与 B-24 战略轰炸机一应俱全 |
25s | 至于 B-29 与 B-32 更不用多说,唯有工业奇迹可以形容 |
35s | 然而,这样一支空中霸权力量的成长壮大经历却鲜为人知 |
41s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只有少数人 |
44s | 预见到了飞机在未来战场上的巨大作用 |
49s | 许多高层仍然将新生的空中力量视为点缀 |
52s | 而不是真正的独立军种 |
55s | 此外,彼时的飞机还相当昂贵, |
58s | 没人愿意投入高昂成本 |
60s | 只为打造一批高价玩具 |
65s | 未来美国空军的缔造者威廉·米切尔准将 |
70s | 试图说服政客们接受自己建设空军的方针,但被降职甚至军法审判 |
75s | 此时无论是意大利人杜黑提出的制空权理论 |
78s | 还是查尔斯·林德伯格著名的跨大西洋飞行都没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
81s | ——后者直接证明了未来大西洋 |
84s | 将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
86s | 高层仍然沉迷在往日的迷梦中不可自拔 |
88s | 1932 年,马丁公司推出了 2 款轰炸机: |
92s | 分别是双翼机与高速单翼轰炸机——也就是后来的 B-10 |
96s | 陆军方面拒绝了构型过于落后的第一款设计, |
100s | 但又认为第二种布局过于激进大胆 |
103s | 换句话说,美国公司打造的首款高速轰炸机被美军自己无视了: |
108s | 马丁公司必须自行筹措资金继续研发乃至建造原型机 |
116s | 但上世纪 30 年代爆发的一系列局部冲突 |
119s | 彰显了轰炸机部队的真正潜力 |
122s | 美国人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米切尔的理论没错 |
126s | 而美国确实需要组建自己的轰炸机部队 |
129s | 渴望军方订单的航空厂家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
134s | 美军装备第一款相对现代化的轰炸机就是马丁 B-10 |
138s | 历经曲折终于投入了量产 |
140s | 以及可改装为通用运输机的道格拉斯 B-18 |
145s | 没错,直到这时军方还在固守 |
148s | 陈旧理念试图一鱼两吃 |
153s | 与此同时,围绕轰炸机应该采取 |
156s | 双发或四发布局的长久争议终于得出了结论 |
159s | 事实证明两方面的观点都无懈可击 |
163s | 只需要将战机分为两个不同类别: |
165s | 也就是战术与战略轰炸机就能结束争论 |
168s | 在解决了这项问题后,美国开始了空中力量的狂飙突进之路 |
171s | 波音向军方展示了 B-15,被批评为归于笨重后 |
175s | 又修改设计推出了 B-17,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行堡垒 |
178s | 日后成为历史上生产数量第二多的活塞引擎轰炸机 |
182s | 产量仅次于 B-24 |
190s | 战术轰炸机方面,诺斯罗普与海纳曼联手 |
194s | 为美国设计了性能一流的道格拉斯 DB-7 |
197s | 后者是航空发展史中的重要标杆 |
200s | 就在几年之前,海军还曾强烈反对米切尔的理论 |
205s | 但时过境迁,海军也想要装备航空母舰以及配套的新式俯冲轰炸机了 |
210s | 先是沃特公司生产的“辩护者”接下来则是大名鼎鼎的 SBD |
215s | 后者更是招徕了陆军航空队的兴趣, |
218s | 定型为 A-24 女妖装备陆军单位 |
220s | 最后则是卡特琳娜水上飞机 |
223s | 填补了海军方面对拥有两栖起降能力轰炸机的需求 |
229s | 军方改换主意正是时候: |
231s | 美国摩拳擦掌地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234s | 即便在欧洲战场揭开帷幕后 |
237s | 仍在全力开发新的战争机器 |
239s | 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之下,军用飞机的研发更是如井喷般发展: |
243s | 海外盟国愿意花大价钱采购美制装备武装自己 |
248s | 不出意料,美国轰炸机的阵容 |
251s | 随着几款新兴设计的加盟进一步壮大起来 |
256s | 首先是以比利·米切尔命名的 B-25 中型轰炸机 |
259s | 军方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向这位空军理论的先行者致敬 |
262s | 同时 B-25 也是美军最为标志性的战术轰炸机装备 |
266s | 马丁公司设计的马丁 167 轰炸机虽然 |
269s | 在争取美国军方的竞争中落败,但还是获得了外国订单 |
273s | 让公司能够集中精力研发下一款高速轰炸机,也就是 B-26 掠夺者 |
281s | 然而这一阶段美国最为惊人的成就还是 B-24 解放者 |
285s | 该款战略轰炸机在美国参战前就已完成研发 |
288s |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轰炸机 |
291s | 该款设计还拥有史上产量最大的 |
293s | 四发活塞式轰炸机的荣誉: |
296s | 截至 1945 年,共有超过 18000 架各型解放者走下生产线 |
301s | 这一数字还没有算上海军版“私掠者”呢! |
303s | 解放者的产量实在是太大,以至于出现了 |
307s | 轰炸机部队出现人手短缺,无法为所有战机配齐乘员的情况 |
310s | 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
315s | 最终,波音公司设计的 B-29 夺得了 |
318s | 二战时期重型轰炸机尖端技术之王的桂冠 |
320s | 虽然该款装备未能参加欧洲战场的战斗,但在对日作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325s | 即使战争结束后,B-29 仍作为 |
328s | 第 8 航空军的主力装备继续列装了一段时间 |
330s | 随后才被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所取代 |
339s | 这样一来,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
342s | 美国制造的轰炸机总量占到了全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二 |
346s | 当初蹒跚起步的美国航空工业 |
348s | 此时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了不可一世的工业复合体 |
351s | 使得美国真正无愧于轰炸机生产之王的称号 |
355s | 但崭新的喷气机时代才刚刚开始, |
358s | 活塞领域巨头自然面临着新规则与全新技术发展的挑战…… |
361s | 但这段故事就留待之后的节目再行讲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