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onths
ago -
War Thunder. Official channel.
-
Direct link
Transcript (by Youtube)
4s | 欢迎观看《射击场》 |
---|---|
7s | 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带来了: |
9s | 历史一页:潘兴的身份危机 |
13s | 战术简报:小改动,大影响 |
17s | 以及钢铁巨兽:新一代步兵战车君临战场 |
31s | 对新版本载具的介绍展示还在进行之中! |
34s | 本期节目的焦点是中国顶级步兵战车 |
37s | 这款装备已经准备好歼灭一切来犯之敌 |
40s | 捍卫步兵战车最强王者的荣誉 |
43s | 有请 ZBD04A 登场 |
50s | 全新的中系顶级步兵战车以火力见长 |
53s | 其火力配置与苏联 BMP-3 相近 |
56s | 炮塔同时配备有 2 种口径的武器: |
59s | 主力弹药为脱壳穿甲弹的 30 毫米机炮, |
63s | 以及可发射串联战斗部导弹的 100 毫米线膛炮 |
68s | 前者是轻装甲目标的天敌, |
71s | 后者主要在正面遭遇敌方重装甲单位时发挥威力 |
74s | ZBD04A 的火力优势主要在于这门 100 毫米主炮: |
79s | 自动装弹机只需 4 秒就能完成导弹的装填步骤, |
83s | 射速优势让其在正面对决中占尽先机 |
91s | 不过新款步兵战车在机动性能方面的表现就要稍弱一些 |
94s | 发动机功率达到了 560 马力固然不错 |
98s | 但对于 23 吨的车体全重而言只能算是堪用 |
101s | 至多保证在越野环境下不至于和坦克脱节 |
106s | 拟定战术时,车长们应当留心自己速度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
109s | 想要侧袭敌人还是需要好好规划一下路线, |
112s | 最好提前拟定多条入场与撤退路线应对突发情况 |
118s | 装甲防护方面也算不上可靠 |
120s | 当然这是步兵战车的通病了 |
123s | ZBD 正面装甲能够免疫大口径机枪火力, |
125s | 前置动力舱有时也能为乘员挡下一两发炮弹, |
129s | 不过一旦炮塔部分被命中,很大概率就要退出战斗了 |
137s | 另一方面,ZBD 豪华的的辅助设备弥补了其他不便 |
141s | 车组配备有热成像观瞄、侦查无人机、烟雾弹抛射系统 |
145s | 引擎发烟装置、激光测距仪以及激光告警系统 |
149s | 这些设备无疑能够让车长们全面感知战场态势, |
152s | 迅速发现敌人并及时做出反应 |
156s | 与此同时,别忘了主动侦查标记敌方动向 |
158s | 通过侦查协助友军击毁目标能够有效降低战机的出生需求 |
161s | 让您在之后的战斗中更加游刃有余 |
164s | 总的来说,ZBD04A 固然算不上十全十美 |
167s | 但只要利用好载具的优势,还是能够完美承担支援任务的 |
170s | 即使直面敌方主战坦克也能有一搏之力 |
184s | 美国陆军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
186s | 只为研发新一代坦克替换 M4 谢尔曼, |
190s | M26 潘兴终于在 1944 年装备部队 |
195s | 潘兴的研发之路充满坎坷,服役历程也算不上顺利 |
199s | 载具全重达到了 40 吨,与德国的黑豹坦克 |
203s | 乃至苏联 IS-2 重型坦克处于同一级别 |
205s | 但与后两者相比,潘兴无论在火力还是装甲方面都不占上风 |
209s | 不过 500 马力发动机动力水平算是中规中矩,至少以当时的水平而言 |
213s | 潘兴的综合性能最初让军方也迷惑了一段时间 |
216s | 他们甚至无法决定装备的分类, |
219s | 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其列为重型坦克 |
221s | 新装备获得了 T26E3 的定型,并被送往欧洲战场 |
226s | 一线部队根据文件里的分类自然 |
229s | 将其作为重型坦克投入一线参战 |
231s | 很显然这么做并不明智 |
232s | 实战表现很快证明 M26 |
235s | 虽然能够挡下四号坦克的 75 毫米炮弹 |
238s | 但面对威力更大的火炮就力不从心了 |
241s | 这样一来 M26 的处境就相当尴尬了 |
244s | 相比旧型号谢尔曼,一些部队 |
246s | 的确更加偏爱性能经过升级的潘兴 |
249s | 但巴顿将军在内的反对者则认为新坦克的缺陷太大 |
252s | 其中最主要的缺点莫过于高油耗引擎、过于重的车体 |
256s | 就连设计思路也和美军装甲单位的运用方针相左 |
259s | 纠结于潘兴的不只有美国人 |
262s | 苏联在 1945 年春对 M26 进行了测试 |
267s | 他们同样将其归类为重型坦克,与苏联定义下的 |
270s | IS-3 重坦、T-44 中型坦克乃至缴获的德国虎豹进行了对比试验 |
276s | 测试人员认可载具的人机功效 |
278s | 变速箱与传动部分的设计相当优秀,驾驶手感也很顺畅 |
281s | 但最重要的火力与防护两方面则不被看好 |
284s | M26 的装甲要逊于 IS-3, |
287s | 90 毫米主炮的穿甲威力更是没法相提并论 |
290s |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着手研发升级版潘兴 T26E5 |
296s | 设计师们将车体正面加厚至 150 毫米,炮塔部分的厚度甚至更夸张 |
300s | 此外还计划控制车重上涨幅度,避免带来其他问题 |
304s | 可惜研发工作在短时间后就草草收尾: |
306s | 最初是悬挂系统问题频发,需要时间解决 |
309s | 接下来随着战争本身告一段落,开发方案也一并宣告终结 |
312s | M26 当然并不是没有优点,但始终有一项致命缺陷如鲠在喉: |
316s | 机动性能贫弱 |
317s | 潘兴被重新归类为“中型坦克”,并被打回重新设计 |
321s | 后期型号的 M26 换装了新型传动系统 |
323s | 以及大陆公司制造的新款大功率引擎 |
326s | 顺便一提,不止美军装备有这款引擎 |
328s | 全球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331s | 其直系后代随着 M47、M48 中型坦克与 M60 主战坦克扎根全球, |
337s | 数十年后还出现在以色列设计的梅卡瓦上 |
341s | 动力升级后的新一代潘兴自然受到了美军的好评 |
344s | 新坦克定型为 M46 巴顿,一直服役至 60 年代初, |
348s | 再也不会有人质疑 M46 的定位是不是中型坦克了! |
366s | 按照节目的惯例,在介绍完更新的焦点之后 |
369s | 是时候来分析一些同样重要的细节内容了 |
372s | 免得大家错过了一些便利改动 |
374s | 今天的战术简报环节主要围绕“阿尔法出击”版本的机制优化 |
380s | 让我们从空战部分开始 |
382s | 现在游戏支持自定义战机出击油量 |
385s | 您可以使用滑块在最低与满油之间进行自由调节, |
389s | 偏好先前预设的玩家当然可以回归旧系统 |
392s | 陆空联合作战模式下的直升机停机坪也迎来了变动 |
396s | 距离战区最近的停机坪取消了防空火力, |
400s | 否则战区上空爆发的空战会变得束手束脚 |
403s | 为了帮助直升机飞行员们预警可能的威胁, |
407s | 我们在直升机停机坪与机场周边一定范围内 |
409s | 设置了防空识别区 |
412s | 开发团队还为更多喷气机加入了副油箱配置 |
415s | 部分战机是首次获得副油箱配置, |
419s | 如 F-14 和米格-21, |
421s | 应玩家要求,我们还为其他战机扩展了副油箱挂载 |
425s | F-16 和鹰狮挂上之后看起来更威武了! |
429s | 开发团队还为更多制导武器添加了教程任务 |
433s | 新教程包括 |
434s | 主动雷达弹的使用方法 |
437s | 还涵盖激光、电视与红外制导的空对地导弹教程 |
442s | 多款战机获得了新武器、自定义挂载与弹射座椅功能 |
446s | 我们还细化了阿帕奇系列的座舱与头盔瞄准具 |
454s | 陆战部分的机制也迎来了一些新奇改动! |
457s | 我们重新调整了历史模式下的核弹载机机制 |
461s | 现在玩家无需弃车即可使用核弹! |
463s | 与街机模式的空袭相似,期间玩家载具会停留在原地 |
466s | 此外载具状态栏新增副油箱以及 |
469s | 泄压阀尾舱弹药的火灾提示图标 |
472s | 玩家可以方便判读火灾 |
474s | 自行熄灭剩余的时间 |
477s | 顺便一提,副油箱与尾舱弹药的火灾持续时间也对应缩短了 |
482s | 玩家可以在友方战区方便地为多管发射器 |
485s | 补充弹链、弹匣与其他弹药,无需预先清空剩余备弹 |
489s | 除此之外,玩家在战区内移动时,补弹进度将暂停而不是直接重置 |
495s | 如果您是载具外观定制高手, |
497s | 一定会喜欢新版本的挂件放置区域扩展! |
500s | 现在您可以在挡泥板、装甲裙板 |
503s | 爆反组件和其他外部模块打造自己的风格了 |
509s | 开发团队为海战模式添加了更多火控 UI 元素 |
514s | 作战界面左上角雷达信息旁的新图标 |
517s | 能够显示己方舰艇与目标的向对方位 |
521s | 方便玩家查看目标舰艇的航向 |
523s | 针对性计算提前量 |
525s | 火控界面还能够显示炮弹的近失与跨射信息 |
528s | 以精确到米的数值进行标注 |
531s | 海战模式命中回放在目标保持在 |
534s | 准星内时将一直显示 |
536s | 在主炮与鱼雷发射管毁伤图标下方, |
539s | 列有目标内部模块的毁伤数量, |
542s | 目标航向指示器下方还会显示目标在当前毁伤情况下 |
546s | 能够达到的最大航速比例 |
550s | 以上还只是春季更新实装修复内容的一小部分 |
553s | 欢迎玩家们前往官网阅读完整更新日志 |
556s | 与此同时让我们来回复玩家在评论区的留言…… |
574s | 第一条问题来自玩家 TheUrsus: |
578s | “为什么豹猫会配备激光测距仪啊?” |
581s | 你好 Ursus!激光测距仪能够方便地测算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
585s | 对于豹猫这样的防空车来说也许不算特别有用,不过应该也不用特意去掉 |
590s | 此外,您可以使用测距仪骚扰那些 |
593s | 配备激光告警系统的目标,假装对其发动攻击 |
596s | 这当然不会对其造成实际伤害,但敌人可猜不到这点! |
600s | The holly snail 问道: |
602s | “苏-25BM 推荐哪些对地攻击挂载?” |
606s | 你好啊,另一只蜗牛来给出答案:最佳火箭弹是 S-25O, |
611s | 最优秀的对地导弹自然是 Kh-29TE 和 Kh-25ML |
616s | 当然了,别忘了带上空空弹自卫 |
620s | 另一条留言来自玩家 STGGC Sub Commander Seb: |
624s | “能否推出以海战题材为核心的历史一页活动?” |
628s | 你好,Sebastian!虽然我们没法给出确切答案 |
634s | 如果您期待更多题材的历史一页活动,我们当然乐意从命 |
637s | Odican 留言道: |
638s | “能否专门推出一起军械工厂节目介绍狂风系列战机的挂载?” |
642s | 你好 Odican!对地支援型号的狂风挂载不算丰富 |
646s | 挂载配置组合也比较简单直接, |
648s | 因此军械工厂环节目前主要着重介绍挂载更加丰富的战机 |
652s | 今天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玩家 Blood4Blood: |
655s | “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了幻觉啊 |
656s | 但是我总感觉最近 R-60M 迎头不吃干扰弹了 |
660s | 在和其他战机交战时从没有过这种情况 |
663s | 即使预先进行干扰,甚至逼近时狂打热焰弹也无法逃脱” |
667s | 你好啊!让我们来现场做个实验看看能不能复现好了 |
670s | R-60M 发射了,然后进行干扰…… |
673s | 嗯……看来导弹的导引头并不是完全油盐不进嘛! |
675s | 也许您驾驶的是另外一款 |
677s | 引擎热特征更明显的战机 |
679s | 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在遭遇敌方导弹时关闭加力再进行干扰和规避 |
684s | 以上便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正在收看的是由 Gaijin Entertainment 制作的《射击场》节目 |
688s | 下期节目将在格林威治标准时下午 4 点 |
691s | 或美国东部时间正午时分播出 |
694s | 敬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启用通知功能 以免错过下期精彩内容 |
697s | 别忘了用装饰挂件好好打扮您的爱车 |
700s | 给我们的视频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建议 |
703s | 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